第27章 玄黃風起-《諸界第一因》
第(2/3)頁
可事實上,他敲定諸部、諸法令,只要百官各司其職,只需有人監察諸部運轉,有無皇帝,實無甚必要。
至于以后,卻又不是他所能預料的了。
王朝興衰,人心善惡,實非他可以掌控……
“山海靈炁已復,雖遠不如龍泉,卻也比之前好過十倍,九耀主已出不少,倒是人仙……”
無間微微搖頭:
“楊間之后,只有裕鳳仙晉位人仙,她如今以九耀之身兼人仙絕巔,山海之間,無其抗手。
除她之外,再無其他人晉升人仙,三百年后,武道雖盛,但隱隱有了頹勢……”
“人仙之難,在于跟腳?!?
對于山海三百年只有一尊人仙,楊獄并不奇怪,因為龍泉界千載也無幾人。
最初,他只以為是武道晦澀難進,可直至來到玄黃界,接觸到靈相修持之后,他方才知曉人仙武道的修持難在何處。
跟腳。
大內藏書樓內的石碑有著記載,天禹大帝最初創立靈相修持之道時,但凡成就者,無不有洗滌跟腳,改易稟賦之造化。
而那時,靈相的修持也遠比如今要難不知多少倍,修成初劫者都不多。
直至后來修持者沒有了提升跟腳之造化時,修成靈相者,方才暴漲千百倍。
“裕鳳仙,曾來尋我?!?
無間又道。
“嗯?”
楊獄心中微震:
“她說什么?”
“她要了兩道萬法令,我走之前雖還在山海,只怕她母子兩人之后是要跨去他界……”
無間自無隱瞞,微微一頓后道:
“她并未提及你。”
楊獄微有些默然。
“其他的,你沒有吩咐,我便也沒有去做,去打聽?!?
無間化身面無表情。
以融兵煉體大神通斬出來的諸般化身與楊獄滴血所化之化身不同,更為貼近于傳說中的分身神通。
可惜的是,思維仍受他的局限,無法跳出他的思維,產生自我意識。
不過,楊獄也并無此心。
一個楊逆已是夠了,再多幾個視自己如仇寇的,他著實也受不了。
他的麻煩已經夠多了……
“你且化身為我,在此等待?!?
待得無間化身道完山海變化之后,楊獄心中動念,將無間化身留于寢宮。
他自己則一轉念,化為虛影消失在皇城之中。
距離開啟大陣尚有三天之久,這個時間,也足夠他去完成斬魔儀式了。
……
……
嗚~
似有微風吹過皇城,倏忽間已沒入人群之中,動作細微且快,幾無任何人發現異常。
大周皇城,乃是赤心神州最為繁華之地,沒有之一。
此刻日上三竿,大街小巷卻仍是人流如織,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
玄黃界的底蘊比之龍泉更甚,此刻雖在世俗王朝的帝都之中,目之所及,卻盡是與修行相關之物。
靈草、靈藥、奇珍異鐵、符箓,靈相圖,神種,乃至于道果都有人叫賣。
走在其中,楊獄的心中也別有一番感觸。
縱然同一方天地,東西尚有不同的風土人情,諸界之間自然更為不同。
山海更貼近他前世記憶中的‘古代’,龍泉更像遠古之世,
玄黃天地卻綜合兩界之長,既有濃郁的世俗之味,又有幾分遠古風貌。
喧囂人氣撲面而至,楊獄卻不覺吵鬧,反而覺得心中平和了幾分。
仙佛之路,歸根究底,是人心掌天心的過程,在此途中,不可避免的要消磨人心。
如墨滴入海中,想要不被稀釋,甚至反過來侵染無邊汪洋,其難易可想而知。
因而修行者越修行,人味就越是淡薄。
但修行者追尋大道,卻并不想失去自我,為了對抗道化,各類手段也就應運而生,持戒之法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
“我于持戒法上的修持終歸不如諦聽、三葬和尚這類遠古大神……”
行走于人潮之中,楊獄心中自語著。
持戒法是雙刃劍,其固然能錨定人性,可一旦破劫,就極容易陷入失我之劫。
持戒越是多者,就越是容易被人針對。
因而,哪怕知曉持戒越多越好,楊獄也并未想過另持他界。
多固然好,精未必就不好。
只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