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歲月之中尋前路!-《諸界第一因》
第(3/3)頁
那是一個極為平靜的午后,孤山之中修持的萬壽道人似有所覺,而他緩緩睜開眼時。
只覺歲月的氣息在四周彌漫,一青年自顛倒錯亂的時空之中走出,來到了此山之中。
“以六司之身,登臨八劫絕頂之列!后世九劫,也無人能與你相比……”
那青年撫掌而贊,卻不等萬壽道人回應,就已緩抬其手,輕輕一按:
“你為六司,我便以七元殺你!”
咔嚓!
畫面至此,戛然而止,最后的驚鴻一瞥間,是破碎的山河大地,隕落如雨般的星辰。
“真是祂!”
心海中混沌沸騰,楊獄心神凝重,雖只驚鴻一瞥,但他已經認出了那青年是誰。
嗡!
心海內的混沌平復之時,那一縷魔念也變得黯淡了,其中執念似在緩緩消失。
楊獄平靜注視著。
那魔念黯淡到了最后,其執念盡數消散時,他似乎聽到了八劫之前的那位地仙之祖身死之前所留下的,最后的聲音。
“可惜,我路盡于六司也!五老、四御、三清,縱然知曉了亙古以來超邁六司之上的三條道路,也沒有機會去嘗試,踐行了……”
“人在道外,超邁所有……朝聞道,夕死可矣!”
……
喟嘆聲漸漸消散。
人參果樹下,楊獄眼皮微微顫動,心海卻越發的平靜。
“五老,四御,三清……六司之上的,三種道路嗎?”
楊獄心中自語著。
六司,被稱之為道之極,對于絕大多數的位階主來說,這已經是道路的盡頭了。
而五老、四御、三清,就是亙古諸劫以來,無數成道主在無數次嘗試之中,印證而出的三條道路。
“六司者,執道也!執諸道為路,蓄養諸道也是路,冥合其道,也是路……”
“執一道,并諸道,合大道!這便是,五老,四御,三清……”
“合大道者,為三清,次之,以己道并諸道者,為四御,再次之,執一道之極者,為五老……”
以那萬壽道人為鏡對照自身,楊獄心中似有所得:
“一因三圣十二尊……”
五老者,仙、佛、神、魔、妖。
只是,一道修至頂點的存在,其中強橫如佛老,其境界修持皆不亞于四御。
而行四御道的帝因,更是名列‘一因三圣十二尊’之首。
揣摩著諸般訊息情報,楊獄隱隱間有著那么個結論:
“或許三條道路,或許有高低,彼此之間,卻并無晉升之干系,只是純粹的三條道路……
某種意義上,是同階?似乎也不對,除卻九劫之外,諸劫之中,三圣就是宇內之極,萬法盡頭……”
楊獄念頭翻涌。
縱然是此刻的他,對于六司之上的那些位存在也是頗為陌生,關于祂們的記載,無一不在神話傳說之中,真假難辨。
“越近大道,越難行……”
許久許久之后,楊獄將諸般雜念斬去,心神沉凝,沒入了心海間的那片‘混沌天’中。
這是他一身道韻根基之所在于心海之中的具現,實則,其存在于冥冥之間。
更以一種常人無法理解的方式與速度,向著寰宇諸天,恒沙世界蔓延而去。
道為天地運轉之規律,一道新成,必然要使得天地發生變化。
“混沌者,天地混蒙之處,此為萬類生機之始,亦可稱之為萬類之終結……”
“生殺一體,開辟與終結一體,而由開始至終結之間,或許是衍變……”
“混沌之體,有統御諸般氣機,承載諸般法道之能……”
……
楊獄剖析著自己,最后得出個頗為微妙的結論。
五老、四御、三清,這三條不同的道路,他似乎都能走?
“若行‘五老路’,則摒棄諸道,只修混沌……若行四御道,則統御萬法萬道,并諸道而統御之……”
隨著一個個念頭的升起與落下,楊獄對于自己的前路,也就越發的清晰明了。
“生滅、始終,開辟與終結……冥合此道并踐行之,或許,就是三清之道!”
呼~
陡然有寒風吹過,人參果樹搖曳枝干。
樹下,楊獄卻已隨風而去,行至了另一片時空。
……昨天出了點問題,今天補上。還有四千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