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闔眸入定,楊獄聆聽著自己的呼吸,與冥冥之中的混沌天所契合。 六司,道之極。 亙古諸劫,超邁其上的位階,有且只有三清、四御、五老而已。 五帝是基于先天劫寶的特殊而成,不算在內(nèi)。 初劫至十劫,真正意義上開辟出超邁六司之路的,有且僅有十二人! 有此就可看出,想要走出一條新的大道來,是何其之難。 嗡~ 楊獄的精神無限拔高,感受著冥冥中的混沌天,以及其中的諸般道韻。 并道,就是六司之修行,也是最為常見的修行。 九劫乃至于諸劫以來的成道主,皆是如此。 只是不同的是,其他成道主都是不住的斬出化身,去多持位階,而楊獄,則是以混沌天為憑依,拓印他道。 嗡! 霧氣繚繞之間,楊獄不住推動著整片混沌天,將其化為大磨,不住磨動著霧氣之間,看似縹緲,實則難以撼動的幾件道韻具現(xiàn)物。 八卦爐、誅仙劍、三寶玉如意、慈悲降魔杵…… “三清、二老的道韻太重,以混沌天如今之底蘊,想要拓印、消化太難,看來,需先尋其他道韻,夯實根基底蘊,再行拓印三清、二老之道……” 一次次的駕馭著混沌天沖擊那諸般道韻,楊獄心中越發(fā)澄明: “養(yǎng)一道,御萬道,最后,合一道。既不知三清、四御、五老之路哪個更為契合,倒不如,一并行之!” …… …… “三千道化再臨世間,從未有過的大世,即將降臨……” 于孤舟上遠眺蓬萊島,天書老人神色默然,這一剎,他察覺到了無比濃烈的大運在那座仙島上匯聚。 “欲截此運,必受反噬……他已做好了準備嗎?” 感受著仙島之上彌漫的混沌氣機,天書老人心中一嘆,沒有上島,轉(zhuǎn)身欲走。 “道友留步!” 這時,有聲音自虛無中走出: “在下太一,見過道友!” ‘道化之身?’ 天書老人的心頭一震,下意識的掐指,可不及演算,手指猛然彈開: “妖族,大圣?” “不愧是十劫‘玄都’。” 太一撫掌而贊: “不過,我的來歷有幾分特殊,道友縱是晉位玄都,也是斷然算不出來的。” “道友攔我,意欲何為?” 天書老人平靜下來。 “聽聞道友曾執(zhí)天書多年,后被那大天尊隔空懾走,就不想再度奪回來嗎?” 太一踱了幾步,道: “不久前,天海大亂,以白骨菩薩為首的四大佛魔反攻天庭,是日,天庭淪陷,諸天兵神將紛紛下界,據(jù)說,天書也在這一戰(zhàn)中失卻……” “略有耳聞。” 天書老人點點頭,卻又一嘆: “天書雖好,可如今的天海猶如漩渦,貧道功行淺薄,實不敢涉足其中……” “道友雖不擅殺伐,天機演算卻是冠絕十劫,又有何處去不得呢?” 太一微微一笑: “若道友有心,在下不才,愿為道友取來天書,只需道友卜算一二……” “人如何算天?” 天書老人搖頭拒絕,轉(zhuǎn)身欲走。 “道友可知,數(shù)日之前,玄黃曾有動亂,一名為秦時之人,于動亂中消失……” “嗯?!” 聽得此言,天書老人瞳孔陡然一縮。 “玄黃界,有先天劫寶籠罩,道友演算不及,卻也正常。” “欲晉玄都,點化降魔,此乃欲成玄都必行之儀式……” 太一平靜的看著天書老人: “你本該在數(shù)萬年后成就玄都,可惜,天地大變,諸般道化之身應劫而降,祂們之中,亦有覬覦玄都位階者……” 天書老人皺眉不語,卻也沒有離開。 “我所求者,乃天書一頁,道友得天書久久,可破禁成道……” 太一道出來意: “道友以為如何?” 天書老人仍是皺眉,許久之后,方才彈出一縷流光: “天書非人可算,想要引其現(xiàn)世,需取地書,冥書之其一……” “地書,冥書嗎?” …… …… 【十劫第一紀,三千六百二十三年,山海楊獄于法則之海開山立道,教名截,人稱楊教主……】 【是日,入教者如云,甚至不乏有他界大神通主不遠億萬里而來……】 【……須彌一脈,慈航道人親至,為截教賀……】 【……乾剛界九大仙門之主,四人入截教……】 …… 萬法龍樓中,陸沉付出了小功三百,就換取了截教開山當日的所發(fā)生的所有事情。 “截教,楊教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