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歷史的恥辱柱-《朕就是萬歷帝》
第(3/3)頁
足額繳納后,豪強和世家向百姓再征收多少,蒙古人不管了。
于是這些豪強世家,橫征暴斂,肆無忌憚。
他們榮華富貴,百姓們卻真的豬狗不如。
不管他們向百姓征收了多少錢糧,蒙古人都只要他們繳納前宋不到一半的賦稅,于是他們感恩戴德,衷心歌頌。
太祖揮師北伐,在中原、山東、河北等地對抗王師的暴元主力,多是這些地方豪強的武裝。
在江南,這些自詡高潔的世家名士們,洋洋得意地寫詩作文,追憶暴元恩德!
什么‘賦稅輕而衣食足,衣食足而歌詠作。元貞大德乾元象,宏文開,寰世廣?!?
真是恬不知恥!
朕當時讀到這些文字時,忍不住想,世上怎么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后來從他們另一句文字里,看到了玄機。
‘生乎閥閱之門,奮乎熙洽之辰。’
他們這些民族的敗類,因為出于閥閱之門,所以才會感嘆,這段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危難時期,是他們的熙洽之辰!”
朱翊鈞不客氣地大聲怒斥,會場為之一肅。
眾人心里無不為之一凜,部分心眼轉得快的人恍如大悟。
為什么皇上隨員里,除了專司農業、經濟建設和工業計劃孺東公、潘鳳梧和胡如恭,還有文明建設指導委主任鳳磐公。
皇上這次南巡,不僅要主抓經濟建設,還要抓文明建設。經濟和文明兩方面同時都要抓,都是都要硬。
現在借著機會,開始吹風了。
果然,朱翊鈞接下來的話讓更多的人心里有數。
“朕叫文明建設指導委,召集翰林院和國史館,還有北京大學文學院的教授,整理國朝初年,中原助紂為虐的豪強世家,以及江南為虎作倀的名士世家。
把他們干的那些對抗王師的壞事,把他們追憶暴元恩德的詩詞,一一整理,要搞成一個系列,在報紙上廣為宣傳,要讓世人和子孫后代,看到這些人的丑態!
看清楚這些人名為道德君子、當世豪杰,實際上是一群自私自利,毫無民族氣節的偽君子,真小人!
他們是中華民族的罪人!”
沒錯,這些人是朱翊鈞打造中華民族,塑造民族意識,凝聚民族團結的反面教材和墊腳石。
朱翊鈞繼續說道:“中華民族承載著華夏文明,延綿五千年。期間有被打敗,但從未滅亡。
他們一次又一次從廢墟和血泊中重新站起來,就是因為他們中間前赴后繼涌現出民族英雄。
蒙恬、衛青、霍去病、張騫、蘇武、陳湯.班超、祖逖.李靖、李勣.郭子儀.宗澤、李綱、岳飛、韓世忠辛棄疾.文天祥、陸秀夫、張世杰、徐達、常遇春、于謙、胡宗憲”
朱翊鈞說出一個又一個名字,“他們在中華民族危難存亡之際,挺身而出,舍身成仁,一次又一次挽救中華民族,挽救華夏文明為將傾之時。
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應該被世人和子孫后代銘記。
有英雄,也有敗類。這些為了私利出賣民族的人,應該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永儆效尤!
鳳磐公,這是你的職責,要抓緊。”
張四維馬上高聲應道:“臣遵旨!”
心里卻十分得意。
王鳳洲,你個老小子老實點,要不然老子把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