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一十八章 皇上想以民制官-《朕就是萬歷帝》


    第(2/3)頁

    “我太祖皇帝出生貧苦家庭。

    前元至正三年(1343年),太祖六歲時,濠州發生旱災,次年春天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和瘟疫。

    不到半個月,仁祖淳皇帝(朱元璋父親)、淳皇后(朱元璋母親)以及長兄南昌王(朱興隆,原名朱重四)先后去世。

    連遭噩運,家里又沒錢買棺材,甚至連塊埋葬親人的土地也沒有,太祖皇帝在《大明太祖高皇帝御制皇陵碑》哀鳴,‘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漿!’

    后太祖皇帝投奔皇覺院,剃度出家,十七歲那年因為佛院少糧,被趕了出去。名為云游,實為乞討”

    朱翊鈞一字一頓地說。

    “太祖皇帝起事前,歷經人間疾苦,深知百姓之苦。

    更是云游四方,看多了貪官污吏、劣紳豪強如何欺凌百姓。

    成就大業后,他厘正典章,紀綱法度,彰彰明備,內治肅清。御極三十一年,誅殺勛貴百官、世家豪強、名士大儒數以萬計,卻對貧苦百姓優待有加,視為國本,唯恐傷及。

    只是識字的那些文人,出為名士大儒,退為世家豪強,上為百官,下為縉紳,兼并土地、魚肉百姓,侵凌鄉野,肆無忌憚。

    太祖皇帝親身體會過這些官紳一體的狠毒,他手里的刀對準了這些人狠狠揮了下去。

    太祖定下嚴法酷律,比如枉法八十貫絞,自此海內沸騰,文人墨客紛紛說峻法之下民不聊生。

    朕看啊,是官不聊生,士不聊生。”

    眾人聽到這里,五味俱雜,尤其是官員和一干文人們。

    “太祖御極三十一年,行苛法三十一年,影響深遠,及成化年間,官風依舊還算清廉。但是弘治年后,朝堂官風開始敗壞,地方豪強開始跋扈。

    貪官橫行,劣紳囂張,朝綱敗壞。

    嘉靖年間,世宗先帝雖有中興,但是官紳一體,深入到朝野方方面面,結成一道密不透風的網。

    官場日漸腐敗,貪官污吏遍地都是。

    海公曾經憤而上疏,請求恢復剝皮實草祖制”

    眾人聽到這里,心里不由一顫。

    朱翊鈞繼續說:“萬歷新政,官風吏治不敢說歷朝歷代第一,中樞地方貪污營私,就被查處多起。

    但總體清廉高效,朕還是很自信的。

    朕知道,這一是以新制度新法度去規范約束官場,二是經濟迅猛發展,各行各業處在上升的蓬勃階段

    但是歷史教訓告訴朕,太祖皇帝嚴法峻律,殺了多少貪官污吏,到最后還是化為烏有。

    為什么?

    再嚴格苛刻的制度和律法,也是需要人去執行、監督,只要是人,不可避免就有自己的利益,有利益就會有立場,屁股就會歪。

    以官制官,最后的結果就是一場空。

    該怎么辦?”

    朱翊鈞的聲音仿佛一陣春雷,在眾人頭上滾動。

    大家這才明白,皇上這是要試行新法,試圖解決千年大難題,約束官員的貪贓枉法。

    “以官制官不是長久之計,那有什么好法子嗎?

    太祖皇帝的《大誥三篇》里有定,百姓可以將貪官污吏綁縛赴京治罪,雖無文引,關津也要即時放行,毋得阻擋,其正官首領及一切人等,敢有阻擋者,其家族誅。

    又有規定,自布政司至于府州縣吏,若非朝廷號令,私下巧立名目,害民取財,許境內諸耆宿人等遍處鄉村市井,連名赴京狀奏,備陳有司不才,明指實跡,以憑議罪,更育賢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