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歡樂的原野-《漢鄉》
第(3/3)頁
大雪的到來,也就預示著冬藏真正的開始了。
冬藏首先的條件就是有東西可以藏!
夏秋的一場大雨毀掉了關中近半的糧食,對于靠天吃飯的大漢人來說,只能依靠減少一半的口糧來渡過。
在大漢,沒有國家賑濟災民的習慣,黃老之術的要義就在于放任自流。
除了派兵鎮壓暴民之外,皇帝唯一做的一件好事就是開放山澤,允許百姓進入類似上林苑一類的地方自己去覓食。
糧食不夠,就上山狩獵,下河捉魚。
就連皇家也要參與。
上林苑里頓時就人滿為患,潔白的雪地上滿是被人踩踏出來的腳印。
因為是官府阻止的狩獵捕魚活動,所以,云家這一塊私人土地的權益得到了保障。
沒人在這一帶搜捕野獸。
渭河到了冬日,一條渾濁的河流立刻就變得清澈見底。
一條條的大網橫拉在河面上,只要看看指頭粗細的網眼,就知道他們這是在進行滅絕式的捕撈活動。
云瑯站在河邊,欣賞眼前難得一見的的大場面。
因為是流水,所以,大網一旦掛了一陣子,立刻就會收網。
這里的漁民很聰明,在河道上拉了兩條橫向的粗大麻繩,麻繩上掛滿了鐵環,如果要收網,只需要把麻繩上的鐵環拉過來,整條大網就會收攏到河邊。
然后就是波瀾壯闊的收網階段。
看著在漁網里蹦跳的各種魚,云瑯覺得這一網至少有五百斤。
一條半米長的鲇魚落進了云瑯的眼睛,他立刻大喊道:“鲇胡子魚我都要了,用錢還是用糧食換?”
扯網的漁把頭立刻叫道:“一斤糜子一斤鲇胡子魚,換不換?”
云瑯歡喜的舌頭都快吐出來了,腦袋點的跟撥浪鼓一般。
“鲇胡子魚全給老子留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