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恐懼的根源-《漢鄉》
第(2/3)頁
“人老了,就會討人嫌,陛下也嫌棄我這條老狗了,就把我打發的遠遠地,眼不見為凈啊。
也好,去別處看看也好!”
說完,就解下頭上的烏紗冠,摩挲一下锃光發亮的腦袋,笑呵呵的把烏紗冠遞給了小黃門,然后就上了馬車,此去受降城兩千余里,宦官的身份還是不要暴露為好。
何愁有在皇宮大門前停留的時間不算太短,因此,這一幕就落在很多有心人的眼中,尤其是何愁有那顆明光锃亮的腦袋,想讓人忽視都不可能。
長平自然就是有心人之一。
來稟報的人不認識何愁有,長平如何能不認識!
在聽到何愁有去了受降城的消息之后,正在喝茶的長平連手里的茶杯掉地都渾然不知。
肚子已經很大的張氏見長平被驚駭成了這副模樣,連忙問道:“舅母,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長平哆嗦了一下回過神來,自言自語的道:“陛下這是連繡衣使者都不相信啊!”
“繡衣使者?”
“去病他們既然能拿出一封空白的繡衣使者的文牒,說不定就能拿出第二封。
暴露出來,并且被使用的文牒不可怕,陛下這是在擔心那些沒有暴露的文牒。
陛下最恨的就是有人欺下瞞上,沒想到此次連何愁有都派出去了,去病他們的日子不好過了。”
張氏皺眉道:“這人很可怕么?”
長平苦笑道:“去問問你父親就知道了。”
長平并不愿意輕易地將皇家秘聞說給張氏聽,畢竟,何愁有這種人的存在,對皇家來說談不到體面。
回到書房的長平,在第一時間都提起了筆,開始給遠在邊寨的丈夫以及兒子,外甥,云瑯分別去信。
何愁有之所以會威名赫赫,完全跟他長期處理,解決外戚集團時的殘酷毒辣手段是分不開的。
人彘二字,是皇宮中的禁忌,也是讓宮人們最心驚膽寒的兩個字。
長平甚至以為,以霍去病,云瑯,曹襄,李敢他們四人的身份根本就不夠格讓何愁有這種人出山。
而此時,邊關最大的外戚就是衛青!
給衛青的信函里面說的最簡單,只說何愁有出宮了,目標朔方!
她相信,只要衛青得知了這個消息,就知道給如何應對。
給霍去病的信說的也很簡單,只說千萬,千萬不要得罪這人,哪怕是損兵折將也要以此人的安危為第一要務。
給曹襄的信里面完全就是大段,大段的告誡的話,話里話外的意思只有一個,一定要聽霍去病,云瑯的話,萬萬不敢逾越半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