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兵血空餉-《大明第一太子》
第(2/3)頁
由于明軍的最大業余愛好就是吃空頭餉,以至于軍隊集結的時候軍官搞不清自己有多少士兵,有的甚至整營人馬都是憑空編造出來的。
這樣的結果是明軍預計的四十萬大軍實到二十萬(也有說十幾萬的,最少說十二萬),這樣的軍隊還要采用“分進合擊”的戰術,一分下來每路兵馬不過一兩萬人,而且無論官兵都是老奸巨猾之輩,雖然有一些忠勇無雙的悍將,但是如此腐朽的軍隊能打勝仗才叫怪事!
藍玉有些小心的看著朱標的臉色,想著若是殿下發怒要整頓軍務,他就要拼死相勸了,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何況這次出征對太子意義重大。
看著朱標雖然眉頭緊縮,但是并沒有要召集將帥意思,藍玉才松了口氣,勸道:“這也就是您統帥,否則就是開平王來了也得有五萬人的虧空,這些將帥都已經把自己的親軍家仆都帶來了,就怕您不滿意。”
朱標差點氣笑了,這還得謝謝他們了?
不過朱標也沒有太過生氣,這件事他早有預料。喝兵血吃空餉,就跟文官貪污一樣,無法杜絕,歷朝歷代都在想盡辦法的改進,但是結果并不好。
唐朝白居易,形容當時軍隊“吃空餉”的亂象時說:天下各地統兵之將,無不捏浮報軍籍以冒領糧餉,按實核計,真正實存的兵數不到十之六七,如果出現戰死、逃亡情況,則十年之內實際兵數又將減少十之二三。”
全國軍隊“有籍無人”的比例竟然已達到了一半以上,足見其時“吃空餉”問題之嚴重。
不僅如此,即使實際在籍的兵員中,還存在很多隱形“吃空餉”的現象,不少士卒不過是按時應卯,平時卻各有營生,甚至有士卒終日市場擺攤做小買賣。
明朝肇建之初,朱元璋鑒于宋代募兵制造成的“冗費”、“冗兵”之害,回頭改行“兵農合一”的“軍戶”制度,被劃為“軍戶”之家能分到一塊土地,戰時出征,平時務農,并不從朝廷支取糧餉,因此也一度減少了吃空餉的數量。
但是,這種不分良莠、強制限定軍籍的軍戶制度,時間一久不可避免地會走上僵化、衰落之路。由于軍戶兵弱不堪用,明代后期又重行募兵制,“吃空餉”的歷史老問題也就如影隨形地出現,到了明代末期已相較之唐、宋有過之而無不及。
朱標嘆了口氣說道:“他們原本的規矩我不管,本將在這一日這些兵卒的軍餉,就絕不可以再克扣了,藍玉你去傳達到軍中,到時候若是讓本宮發現了,休怪軍法無情!”
藍玉面色一苦,又是得罪人的活啊,但是朱標吩咐了他也不能不聽,立刻應諾。
朱標也就沒有心情了,轉身帶著全旭回了軍帳之中,坐在椅子上有些煩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