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八十六章 北元正統-《大明第一太子》


    第(2/3)頁

    常遇春開口說道:“馮勝沉穩持重,沒道理不派人接應大軍,恐怕是北平出事了!”

    李文忠接口說道:“元廷經過慘敗,現在能湊出十萬兵馬就不錯了,沒有二十萬人就想收復北平也太過異想天開了,”

    劉瑾在地上鋪開燕云地圖,沐英開口說道:“若是燕云之地其他全部的兵力都放棄其駐守之地,來圍攻北平城呢?”

    常遇春思慮了一下說道:“那就是元廷的偽帝或者其太子來了,否則無人可以聚攏這些割據的將領。

    一旁的劉伯溫說道:“我們北伐的意圖他們是知曉的,如果不聚攏兵力的話,只能被我們各個擊破,生死存亡之間,自然能做出取舍。”

    劉伯溫頓了一下接著說道:“他們能逃過我們的眼線,就說明他們應當是聚攏精銳趁著夜色竄入草原,然后聚攏在了一處威望甚高的人手下。”

    沐英還是有些不解:“哪怕是二十萬大軍圍攻,也不至于讓宋國公一點消息都沒有送出來,北平何其堅固,只要固守城池,完全可以挺到我們大軍來援。”

    朱標面色平靜的說道:“里應外合,若是趁其不備打開一座城門,確實可以直接拿下北平。”

    朱標其實已經可以確定了,任何人強攻北平城,不拿出十萬條人命墊腳別想打進去。那就只能是城中出了內鬼,也對,畢竟他們是撤走的,怎么可能沒有留下暗手。

    南雄侯趙庸冷冷的說道:“拿下北平后就應該屠城三日,那些家族幾乎代代在北元朝廷任職,這么可能跟咱們一條心。”

    朱標嘆了口氣,別說是北方了,就連南方好多家族都依舊認為北元才是正統,因為他們其實并沒有民族觀念。

    后世熟知的民族觀念,只是1900年以后才被中國人逐漸知道的。到了“抗戰”時期,中華民族開始成為中國境內各個民族的統稱。

    “民族”這個詞在我國不過120年的歷程。在此之前,我們用“漢人”稱呼我們的民族。但在古代中國,我們評價古人是否是我們自己人,主要是靠“文化”而非“血緣”。

    蒙古帝國、元朝初期的“四種人”現象在元朝中后期,因為,實行“漢化政策”,例如科舉、大規模漢族官員進入,再加上元朝的經濟政策本來就比較和緩,所以被大部分世家所接受承認。

    而明朝起家是紅巾軍,是一群亂民,在南方世家眼中他們就是上不得臺面的,至今都拒絕家中子弟在明朝出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