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半島-《大明第一太子》
第(2/3)頁
人家對于中原王朝都是畢恭畢敬,連一些小的王朝,如遼、宋、金等,其都極力的去討好,主動稱臣納貢。這樣的情況下,古代中國找不到一個討伐你的理由,這還怎么出師有名,還怎么一鼓作氣拿下朝鮮半島。
當然這都是客套話,要是朝鮮半島真的富裕,想師出有名還不簡單,隨便派幾十個人的使團去,半路失蹤或是都死了,這不就有理由了?
關鍵就是因為哪里嚴寒,根本不適合農耕區發展,古代朝鮮半島比較富裕,或者至少像中原和南方一樣適合農耕發展,那么早在秦始皇時期開始就會牢牢的控制下來,根本就不會讓他獨立。
當年衛滿朝鮮建立,漢武帝就是嫌棄那里太過荒涼,因此,才不予干涉,讓其獨立的,這個可以說是個根本的原因。
別說朝鮮半島了,古代中國連遼東地區都懶的管控,實在太冷了,遷民到哪里除非是當奴隸捆著,否則百姓爬著也得爬回中原。
還有最關鍵的,農耕文明的生產力那是很有限的,加上運輸,那就更加的困難。因此,對于很多周邊區域來說,占下來很容易,但是要長期的駐守那是很難的。
首先最關鍵的就是補給問題,如明朝時期,占了安南,但是最終因為安南入不敷出,給財政造成巨大壓力,所以最后放棄。
這里一樣如果親自管理,一旦當地人反抗,中原通過東北運輸物資,還有長期的駐軍成本都是很高的。
而作為藩屬國,朝鮮半島又是很老實,年年納貢歲歲來朝,因此,這種機制,相對來說更加的有益于國家。
不過朱標自然是想收回朝鮮半島的,如此廣闊的國土,隨著后期生產力的發展,一切制約都將消失,這就成了一塊寶地。
三面環海,與日本隔空相望,無疑是進取日本的先頭堡,其物產豐富,也足夠培養一支優秀的海軍。
唯一的問題就是征服高麗對大明來說,最起碼百年內都沒有什么太大的好處,甚至為了維護分封而去的王爺,大明還要源源不斷的提供支持。
就是這樣那些王爺恐怕也不愿意去,畢竟在城里瀟灑還是到村里做主,每個人也有不一樣的想法。
這也是時代的制約,歷史上的東亞小國有不少都懇求加入天朝上國,但是都被當朝皇帝拒絕,然后送一些賞賜過去安撫,不是他們不想要,實在是要了就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還不如不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