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分封-《大明第一太子》
第(2/3)頁
他在乞討中成長,做乞丐,做和尚,最后橫著一條心造反,最后居然打下了偌大的天下,所以朱元璋這個人其實還是很重視親情的,他努力的為孩子們設計出千秋萬代都能吃飽飯的路。
當然,老朱最愛的當然還得是自己的長子朱標,為了保證皇位可以平安的在朱標這一系當中傳承下去,朱元璋對分封的諸王準備了種種的限制。
他準備分封的藩王,與西漢的藩王還有西晉司馬炎所分封的藩王,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漢晉他們的諸王封地至少都是半個省的面積,比如西漢齊王的封地,幾乎是整個山東,囊括74個郡。
更重要的是,西漢和西晉的藩王,他們在自己的封地內,是軍、政、財和人事權一把抓,不僅有自己的軍隊,有自己的小朝廷,并且還可以名正言順地收取賦稅,甚至封地內官員的任免也都由他們自己決定,完全相當于一個獨立小王國。換句話說,他們是貨真價實的王。
而朱元璋藩王他們雖然被稱之為王,但他們的封地,大都局限于一座城市,比如歷史上實力最強的秦王、晉王、燕王、周王和寧王,他們的封地并不是陜西省、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和內蒙古,而是西安、太原、開封、北京和寧城這幾座城市而已,所以從實力上來說,那是不可同日而語。
更關鍵是,明朝的藩王,在他們自己的封地,只有統兵的權力,至于行政區、財政權和人事權,都由中央派遣來的官員來負責,并且嚴謹他們與派去的大臣相互結交。
在這種背景下,明朝藩王不僅沒有收取賦稅的權力,也沒有任免官員的權力,甚至他們軍隊的后勤,都統一由當地政府官員來負責,這點是很重要的,打仗的就是后勤供給。
在這種背景下,明朝的藩王,本質就是一個在外統兵的將領。只不過相比于其他外姓統兵將領,他們的地位、級別和待遇要更高一些而已。
至于其他方面,并沒有多大區別。換句話說,明朝的藩王,其實只是一個掛著藩王頭銜的將軍而已。
何況就是漢晉這些實權藩王造反也沒有成功過,縱觀歷史能在大統一王朝下造反成功的藩王也只有朱棣一人,這也就是朱允炆能夠名揚千古的原因了,實在是輸的不可思議。
朱標看著自己父皇說道:“兒臣并不是想立刻把兄弟們分封出境,而是在為未來做長遠的打算,中原廣闊,但是又能容得下多少藩王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