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節氣-《大明第一太子》
第(2/3)頁
宋濂其實是恨不得立刻死在這里,如此他的文名才可以保全,但是他更在乎朱標,這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十余年的苦心教導,宋濂舍不得讓朱標為難。
由兩位名望最高者出言了,其余人尤其是跟風過來的都起身離開了,剩下一些猶豫的也在朱標的眼神攻擊下離開了。
朱標松了一口氣,轉身朝著宮內走去,錢唐主動離去是為了公,宋濂主動離去是因為對弟子的私情,但是這兩個人都不會放棄的,此事還沒完呢。
一路上朱標的心情很復雜,這些人真是讓他又愛又恨,但是國家卻又缺不了他們,無論什么朝代都會有奸臣,相對的也會有這些直臣,太平時節他們只會讓皇帝討厭,但是到了盡忠的時候,他們也不會落于人后。
如果光憑殺解決,那到最后滿朝文武就只剩下卑躬屈膝應聲蟲了,這樣對朱元璋父子來說不錯,因為他們倆能力夠,并且有足夠的決斷,但是總得為以后考慮。
當然了,朱標以后會對他們加以限制,尤其是因為一點小事,就有人玩什么死諫的把戲,那朱標就讓他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總的來說這次他們其實并沒有錯,只不過是雙方的立場不同,但目的都是為了讓國家更好,所以朱標才會想要保全他們,畢竟脊梁斷了可不好接上。
歷史上明朝滅亡之時也并不是只有“水太涼”的臣子,工部尚書兼大學士范景文見到大勢已去,在北京城破的時候,他上吊自殺,最后被家里人救了,可是后來還是跳井自殺。
戶部尚書倪元璐聽說崇禎自殺后,穿著朝服往崇禎自盡的方向磕了一個頭,并且在關羽廟前自殺殉國,最后他全家13口人全部自殺殉國。
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先是上吊,被人救下后服毒自盡,他的上司左都御史聽說后,嘆息說道主辱臣死,這是做臣子的本分,如果太子能夠無恙,我死而無憾,后來在文天祥的祠堂當中,叩首三拜后上吊自殺。
大理寺卿凌義渠聽說皇帝死后,也用頭部猛撞柱子血流滿面,最后燒去了自己所有的書籍,向崇禎的方向叩拜三首,然后留下一封家書,書中寫道,盡忠即是盡孝,最后用綢緞勒著脖子自盡身亡。
刑部侍郎孟兆祥在闖王李自成進攻北京城的時候,他正好防守正陽門,最后死于城下,而他的妻子也同他一同殉國。
可以說這些人都是身居高位的,他們若是投降,最起碼的榮華富貴還是有的,畢竟他們都是當朝大臣,無論是哪方政權都需要這樣的人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