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元旦-《大明第一太子》
第(3/3)頁
音樂停止,傳制官跪在皇帝面前向皇帝請(qǐng)示旨意,然后傳制官由大殿東門出,來到丹陛前,面朝東站立,高喊:“皇帝有旨!”
贊禮官高喊:“跪!”,百官再次跪倒,傳制官高聲朗讀皇帝的旨意:“履端之慶,與卿等同之。”
贊禮官高喊:“山呼!”百官跪地把雙手舉到頭頂高呼“萬歲”!贊禮官再喊:“山呼!”百官再高呼“萬歲”!贊禮官再喊:“再山呼!”百官再呼“萬萬歲”!。百官山呼“萬歲”之時(shí),在場的全體人員必須齊聲呼應(yīng)。那聲勢(shì)可謂地動(dòng)山搖!
之后,再經(jīng)過一系列繁冗的儀式,皇帝才能起身返回華蓋殿,百官也才能依此離開。這一套儀式下來,要折騰一個(gè)多時(shí)辰。
然后就是舉行酒宴了,文武百官和外國使者都有出席,彰顯了皇帝的威嚴(yán)和明朝“天朝上國“的地位,他們一齊向大明皇帝祝頌、呈現(xiàn)禮物,后半部分是皇帝賞賜百官,包括賞賜禮物、舉行宴會(huì)。
按照禮制,大宴要行酒九次,期間還要有音樂和舞蹈。比如飲第一爵酒時(shí),要演奏《炎精開運(yùn)之曲》、《上萬壽之曲》,同時(shí)還要有平定天下之舞,無論是行酒,還是舉箸,都必須由皇帝開頭。
哪怕朱元璋早就已經(jīng)頭暈?zāi)垦A耍惨琅f要做完這一套完整的禮儀,皇帝過年并不輕松、并不愉悅,太多的繁文禮節(jié),太多的儀式程序。
但自古禮樂不下庶人,為了體現(xiàn)敬天法祖的精神,也為了體現(xiàn)了皇家的威嚴(yán),這些都是必不可免的。
遠(yuǎn)在鳳陽的朱標(biāo)倒是逃過了一劫,畢竟他身為東宮太子按理是要跟隨著皇帝走完全部的儀式的,其中還有不少專屬于他的麻煩的儀式。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