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政局紛亂-《大明第一太子》
第(2/3)頁
還不等其他人附和,胡惟庸就惶恐的站了出來,朝著上面的朱元璋躬身說道:“臣何德何能當此大任,還是由左相主管最合適。”
汪廣洋趕忙站出來推脫,心想這破事可別想塞給我,朝堂上大多都是淮西人,自然是力挺胡惟庸了,畢竟有交情在,說不準還能撈點好處。
就在這時吏部尚書站出來挺起汪廣洋,有吏部天官帶頭,汪廣洋的呼聲突然也有了起勢,當然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胡惟庸在刻意壓制己方的人。
甚至還故意讓人去支持汪廣洋,胡惟庸是個明白人,楊憲怎么死的他可是親眼看見的,楊憲當年的聲勢如何他更是再清楚不過,怎么敢在朝堂上顯露更多。
朱元璋父子倆站在高處看著下面的群臣,倆人都不自覺的微微瞇了瞇眼睛,竟然沒有一個人來舉薦太子主管此事,難道他們真以為朱標只是來觀政的,都是在故意裝傻罷了。
只可惜,最后的決策權依舊在皇帝手中,這些人也只能是建議罷了,朝中當然有完全忠于皇帝的孤臣,就比如最先開口的禮部官員,只要朱元璋一個眼神,立刻就會有很多人推舉皇太子殿下。
不過那不過是他們想看到的,脊背貼在龍椅上的朱元璋虎目越來越幽深,神態(tài)靜默的看著下方你來我往的朝臣們,尤其是那些淮西老弟兄們。
本來都是很可愛的人,現(xiàn)在卻各個丑陋的很,是胡惟庸的人不要緊,可為什么要去推汪廣洋,裝模作樣是在給誰看?在你們心里咱就那么好騙嗎?
朱標突然后背一寒,微微側目看向了自己的父皇,那對幽深的眸子里仿佛翻滾著血浪,朱標心中替那些自作聰明的人悲憫了一下,自己父皇無疑是這世上最聰明的人之一,否則也不會從托缽行乞的行僧坐上龍椅。
這樣的人最厭惡的就是別人把他當傻子,下面那些人感覺自己演的不錯,可在朱標眼里都破綻百出,更別說在對他們知根知底的朱元璋眼中了。
胡惟庸一直低頭推辭所以沒有發(fā)現(xiàn),而下面的汪廣洋劉伯溫都已經察覺出來了,汪廣洋突然覺得流放也挺好的,起碼不至于死人。
劉伯溫嘆了一口氣,站出身說道:“太子殿下入朝觀政也有段時間了,聽聞近來的奏章都是殿下親手批閱的,不愧為我大明儲君,臣為圣上賀,國本永濟,我大明江山千秋萬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