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安于富貴-《大明第一太子》
第(2/3)頁
朱標自然是清楚階級固化不是好事,無論是現在的工匠或是以后的科研人員,朱標都會給他們一個入朝為官的機會,或許只是空有品級的虛銜,但也好過向上無門。
大明現在威壓四海八荒,舊土歸附外藩臣服,這自然是盛世,但軍火武器這種東西都是在戰亂的年代才發展的越快,大一統王朝穩定,穩定的環境下,槍械這種東西往往沒人去研究發展,所有人都更關心如何考取功名、如何賺錢……
科技的發展與進步,主要服務于生產和鞏固統治,已經獨孤求敗了自然也就懶努力了,還不如好好享受,這是人之常情。
其實若這世上只有大明也就罷了,火器發展不發展都無所謂,甚至不發展更有利于統治,因為如果大家都使用冷兵器的話,誰練的時間長誰占優勢,很明顯,朝廷軍隊會在此占據非常大的優勢。
地方反叛是很難在短時間內練就一只強大而且數量足夠的軍隊,冷兵器的軍隊需要時間的積累,烏合之眾根本對抗不了朝廷的大軍。
這也就是為何無論是朱元璋還是朱標都不在乎隔三差五就傳來的造反奏報,他們差的太遠,朝廷自身如果沒有出問題,平叛不要太簡單。
但是如果有了火器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一個人用火器練幾個月就可以上戰場了,這樣的話造反將變的容易許多,這也是為何清朝嚴厲禁止地方持有火器的原因。
一路走到工部,朱標揮散跪迎的一大群人,大步走進府衙內,工部現在的匠人很多,都是從全國各地抽調而來的,而且還有不少學徒,大部分都是朝廷收攏的孤兒,學個手藝總有個安身立命的本錢。
不過不同于傳統的學手藝,朱標吩咐的是每個人只需要學一部分,就以制陶器為例子,原本一個學徒想學成那需要好多年的功夫才能出師,現在則不同了,挖泥運泥扮土制坯這些技藝每個人只需要掌握一個就夠了。
不僅是工部這里如此,朱標已經下令讓景德鎮那邊的幾家官窯也如此培養學徒,有拉坯天賦的學拉坯,有利坯的學利胚、畫坯、施釉和燒窯等亦是如此。
這樣生產起來會比較快,因為每個人只需要做一樣事,對自己所做的事都非常熟悉,而且培養一個相應人才所需的時間精力都被大大縮減了。
這也是現在所必須的了,等靖海侯把沿海掃蕩一遍之后,朱標就好開海貿了,南洋諸國還是有不少好東西的,自然需要大批量的商品去交換,何況未來還有更廣大的市場。
宋朝為何能屢敗屢戰,為何能到處納貢朝廷還有富余,就是因為其貿易做得好,其實宋朝可惜了,那么大的體量那么好的商貿,亡于其開國國策,重文抑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