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楊氏-《大明第一太子》
第(2/3)頁
朱標批復了一份兵部的奏章回答道:“倒也不是突然下的決定,兒臣前段時間就想著讓弟弟們下去辦些差事了,一是好為父皇分憂解難,二是磨礪自身,往后可都是坐鎮(zhèn)一方的藩王。”
談起此事朱元璋面色有些尷尬了起來,封建諸子為國藩屏是他前幾年就定下的政策,因為在他想來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老朱家底子薄,打下了天下可絕大多數(shù)權(quán)力都分給了他性,這都是不穩(wěn)定的因素。
宋元以來禮崩樂壞人心不古,老朱一路走來嘗盡了多少背叛冷箭,自然清楚太多人共患難容易,同富貴卻難,驕兵悍將是新朝的功勛但也極可能是新朝的禍患。
所以才會急著借分封諸王奪回分散在將帥們手中的兵權(quán),之后再過遍手將兵權(quán)收歸中央,只不過是在沒想到自家標兒出眾至此,后繼之君如此出眾貌似好像不用這個辦法也能慢慢收回兵權(quán)……
就如同李世民一般,自身能力超絕,而且年齡也遠小于那群驕兵悍將,就無需急著做這些了,自然而然的就收回來了。
朱標察覺到了自家父皇的尷尬,其實也早就有征兆了,洪武三年以前老朱總是在不同場合說其事,但這兩年卻是再也沒談起過,可見是有些后悔了,藩王割據(jù)的隱患誰都看得出來,何況是一個開國帝王了。
朱標開口安慰道:“父皇急著將兵權(quán)收歸國有,兒臣也是急的,多藩眾建有利有弊,但起碼在短期是利大于弊的,如果能盡快將兵權(quán)過度,集中國力對外開拓,兒臣還是很支持的。”
老朱跟自家太子向來沒有什么不好說的,此時也不會刻意掩飾什么,沉默片刻道:“咱現(xiàn)在倒不擔心你這一輩兒了……”
朱標抬頭鄭重的看著自家父皇道:“兒臣會處理好的,父皇盡管按著您的規(guī)劃進行下去吧。”
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朱標有點特別,他有了兒子,但不是感同身受這父子血脈之情,而是更慚愧不已了,他得到了一份獨一無二的厚愛。
要知道這個時代稍有成就的男人就不會缺女人,不缺女人自然也就不會缺兒子,兒子這玩意兒多了其實也就那樣了。
越是如此越是感嘆,朱標算是薄情之人,他其實夜深人靜的時候,總覺得跟這個世界隔著一層,如夢如幻,都會擔心一覺兒醒來發(fā)現(xiàn)此間種種只是大夢一場。
那時候就想著,如果這是夢,那最舍不得的是什么呢?
最先以為是生殺予奪的滔天權(quán)勢,堪比人間真神的尊榮地位,畢竟嘗過這個滋味的人,就很難割舍掉了,死都不想放手。
但現(xiàn)在卻發(fā)現(xiàn)是自己父皇,甚至覺得他們爺倆縱然不做這天下之主,一起去托缽行乞也應該不錯,無論什么處境,朱標都相信老朱會把自己力所能及得到的最好的都給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