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六百零四章 文浩博淵-《大明第一太子》


    第(2/3)頁

    “置身事外容易,可總躲著又有誰會死心塌地的為他效命呢?標兒,別看中書省大半官員都是胡惟庸舉薦的,六部也有四位尚書是他扶持的,可真有要事,你覺得他們會跟著胡惟庸?”

    “如果說咱現在就要廢丞相罷中書省殺胡惟庸,估計也只有被咱厭棄的陳寧愿意陪他奮力一搏,其余人都會抽身而退。”

    朱標了然,胡惟庸看似勢大,但其實只是外強中干,他與麾下黨羽們的關系還只是利益聯合,并沒有到達性命相交的地步。

    簡單的說,就是利益牽扯不深,還沒到胡惟庸一死,他們也必然會受株連而死的地步,胡惟庸自然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必然要做到這一點,才能有資本面對將來的一切。

    這也是權臣所必經的道路,其實做一個權臣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歸根結底還是籠絡一幫心腹人才,然后在將這幫人安插入朝廷要職。

    只要朝廷收稅納糧要靠我的人,朝廷抵御外患要靠我的人,打壓清流要靠我的人,皇帝想要修宮殿納美人還要靠我的人,那么到最后一切也就理所當然了。

    朱標估計,胡惟庸是沒有造反的決心的,他最大的野望也就是做個權臣,按照自己的意志打理大明朝,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想要保命。

    其實從李善長被迫卸任歸鄉安養那時起,胡惟庸大概就已經猜到老朱的打算了,他就好似一個過河卒子,有進無退,李善長靠著多年的功勞苦勞加上與皇帝的情分還能有退路,但胡惟庸沒有那個資格。

    所以他只能從各處找機會,這次皇帝要得罪天下士子,那么對胡惟庸來說就是個好機會,不僅可以拉攏士紳也可以趁機將一批黨羽徹底拉下水。

    大家都成了過河卒子失了退路,那也就終于可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了,想活就要齊心協力,因為退即是死。

    當然憑一群文官是成不了大事的,胡惟庸還會繼續等,他在等著諸皇子就藩之時,皇子就藩必然要收繳藩地兵權以立屏藩,這就動了勛貴們的命根子,他們必然會不滿。

    其實胡惟庸本來是一點兒浪花都翻不起來的,只是皇帝再給他創造機會,而他為了活命也只能抓住機會,不斷地拉人下水,此即為陽謀。

    一時殿內沉寂了下來,父子倆各有所思,等那傳旨太監回來復命才回過神來,傳了幾道茶點用了些,就又一齊伏案批閱奏章了

    而此時的翰林院則是一片歡欣鼓舞,無論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學士始終是社會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體,地位極其優越。

    作為養才儲望之所,本就多是經科舉取士入職翰林們,在今日早朝上自然是前仆后繼的為魏觀高啟等人求情開脫,事后發覺不對已經悔之晚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