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暗涌-《大明第一太子》
第(2/3)頁
“京營往后可不能再動了,得不償失啊!”
胡惟庸對著涂節問道:“太仆寺那邊的紕漏到底有多大?能否在今夜填補上空洞, 又能否挑出頂罪之人?”
涂節一直負責這種事情, 心中盤算一陣后道:“問題其實不算大,無非就是多貪了些油水,只是時間有點緊,如果陳佑宗他們不設阻礙, 在明日早朝前能填補上三四成。”
“至于頂罪卻是難辦,位份夠的只有兩名太仆寺少卿, 一個是陳佑宗舉薦的, 這也是他們為何能這么快就尋出李存義把柄的緣故,另一個倒是我們的人,但那人是右丞的堂弟…”
陳亮立刻接話道:“臣兄弟自是任憑相爺驅策,絕無二話。”
絕無二話,這怎么可能,實權的太仆寺少卿可不是容易上去的,何況李存義在如何也不至于死, 太子不看他的顏面也會照顧李相爺以及李良娣的顏面。
而其他人敢頂罪可就難以保命了, 官位丟了還可以從他處補償,但連命都丟了, 什么補償又有什么用,說句實在的,若不是象征意義, 十個李存義也比不上一個陳亮這般的左膀右臂。
胡惟庸對涂節吩咐道:“你立刻去走一趟,能盡量補上盡量補上,毋需吝嗇錢財。”
朝廷肅貪肅的狠,但宋元數百年的積弊又豈是區區數年就可解決的,無非就是由明面轉入暗地,胡黨的眾人就是貪官污吏們最大的庇護。
每年收納的孝敬就是一筆天大的數目,雖說為了維護打點拉攏人心處處花費的也不少,可終究還是有余糧的,補上一個太仆寺的虧空輕而易舉。
只不過只有一晚的時間,虧空補的上賬目對不上,亡羊補牢而已,為的就是明日好求情罷了。
涂節領命而去,胡惟庸又安撫了一下陳亮, 并許諾會盡力扶持其弟升任太仆寺卿之職,陳亮自然是千恩萬謝。
然后陳亮便去往了李存義府上,無論如何李存義的身份特殊, 總不能讓他明日心懷怨憤之下口不擇言,否則就這種人, 成事不行壞事卻是足矣。
胡惟庸又立刻親筆給自己恩師寫了封信,言辭懇切的向他告罪,李善長雖無實權了,但走的時候可是加封了太子太傅并恩賜百年后配享太廟的人,只要還沒死,政治影響力就不會消散。
…………
劉瑾回宮后問詢得知太子殿下已經回返東宮,便轉身從內五龍橋旁的左順門轉到了文華殿,站在殿前整理了衣袖平緩了氣息后才入內。
走進殿內,只見書案后太子殿下正在伏案批閱奏章,劉瑾上前十余步拜倒行禮問安,只聽一聲起吧,劉瑾卻是沒有動。
“奴婢在通政使面前說了句不該說的話,叩請殿下責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