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加恩-《大明第一太子》
第(2/3)頁
“趙愛卿,本宮也年近弱冠之齡了,縱上天垂青也不過再有數十年而已,誠非千歲萬歲之命, 遼東云貴皆為難題,兒孫賢否尚且不知, 但你我之輩,忍將夙愿,付與東流?”
“臣等之罪也!”
兩位尚書聞言都是一震,趕忙離開椅子跪在朱標面前以袖遮目拭淚,無論如何身為人臣逼的太子儲君說出這等話都是不該的。
朱標對著工部尚書又說道:“中書六部之中本宮來的最多的便是工部,殷殷期望卿當知之,數年太平京營便有所萎靡,百十年后何以對扛生于馬背善于騎射的外族,終究是要指望火器之利?!?
“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魏晉南北五代十國宋元之禍還不足以醒?大明初立自是戰無不勝,可不趁盛時進取鞏固根基,等到將來百弊叢生豈不晚矣?”
“《戰國策》左師公曰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敝鞓似鹕砩锨皬澭鸲藨┣械恼f道:“本宮為國朝儲君,卿等為國朝大員,大明初立至今也不過堪堪數載,正如孩童,我等何不為其深遠計?”
話都說道這份上,料想他們倆也說不出什么了,而且還必須得拿出政績,否則如何對得起太子爺的情真意切殷殷期望呢。
還是那句話,朝廷的錢糧什么時候都不會夠用,但什么時候都也夠用。
“圣上已經祭祀完返程回京了,等圣上回來本宮會奏稟戶部之難,節流再多也不是長久之計,開源方能充盈國庫?!?
“商稅要往上提一提,但對商賈的政策要放寬些,鼓勵民間貿易,礦山冶煉可以下放民間允其自負盈虧,戶部也要集思廣益,到時候到圣上面前有所建言?!?
“臣等謹遵殿下諭令。”
“二十萬兩軍餉微臣會立即籌措盡快運往征西軍,再從國庫及江南各省糧倉調撥七十萬石糧草運達四川?!?
“好,趙愛卿辦事本宮是信得過的?!?
朱標又勉勵了幾句后就離開了工部,趙文景也是急急忙忙回戶部去了,上面一句話下面跑斷腿,戶部尚書確實很難,也虧得趙文景能力出眾。
也沒了心情再去其他各部,徑直回了謹身殿后顯示擬了一份對趙文景加封的旨意,其本身是正二品的戶部尚書去年時候皇帝還加授了資德大夫,二品之頂了。
按說文官至此要么繼續上前為中書省為從一品平章政事繼而為左右丞相,或者下放地方總理一省之封疆大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