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歸義-《大明第一太子》
第(2/3)頁
相較于其他各地動亂民衰相比兩極,一方咸賴小康焉,歷年雖不永,民至今感嘆,不能文詞間盡其賢蜀人心念之。
威望有之才干不缺民望甚高,何不用之?
“本宮已經給誠意侯去諭令,在成都府外建祠堂祭奠爾父之功,建成之日朝廷當與敕封,禮部有司會親往祭之。”
其他的明升可以推辭,但這件事他身為人子是絕不能推辭的,跪伏在地:“微臣叩謝殿下天恩厚德,恨不能粉身碎骨以報萬一。”
“倒也不必如此,劉瑾,給歸義侯賜座。”
劉瑾應聲然后扶起明升,另一邊的小太監搬過來個錦凳,明升起身淚眼模糊哽咽道:“微臣謝…謝過殿下,勞煩…勞煩劉公公了。”
劉瑾扶著他坐下陪笑道:“侯爺請坐,殿下平日就常說侯爺秀出班行,才干德行非常人所能比,如今終是委以重任光宗耀祖,侯爺可要抓住機會。”
明升也就是比朱標年長一歲罷了,平日尚能穩住體面,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大驚大喜導致悲從中來,一時竟難以自抑,袖擺濕透的都能擰出水來了。
朱標倒也起了幾分憐憫之心,當然,主要還是因為明家與老朱家沒有什么怨仇,明玉珍自守蜀地,并沒有參與天下逐鹿,倒是同陳友諒張士誠等不同。
從袖中掏出繡著云龍紋的手帕交給劉瑾,讓他送到明升手中,他向來是恩罰不吝其極,既然要用,就不會吝嗇恩賞,只要回報得當即可,若是得了好處,卻又辦不好差事,那么他也不吝刑罰之重。
不提明升接過巾帕如何動容感激,等他漸漸平靜下來后朱標開口道:“本宮已經讓人將四川這兩年往來的奏章文書整理好,你回去后要仔細觀閱。”
明升站起身鄭重應道:“蜀人最敬諸葛武侯,臣雖鄙,無有武侯經天緯地治國安邦之才,但愿效法其忠,嘔心瀝血肝腦涂地也要治理蜀地以報殿下信重恩遇之恩,如有相負,甘受凌遲之痛。”
朱標是信他這時所發之言確是肺腑之言,但人心多變,回到故國遇上故舊誘導挑唆后是如何想的就又是另一回事了,不過這些都無足輕重,因為明升是個聰明人,同樂不思蜀的劉禪一樣。
在云貴都未平定的時候,明夏就被大明勢如破竹般輕易拿下了,現在云貴皆定,征南軍兵鋒赫赫,明升敢反也不過是多添盤菜罷了。
甚至根本輪不到征南軍,挑唆誘導明升復國的那幫人,就會一馬當先拿下明升,以其為自己晉升之踏腳石,治理一地多少年才能有晉升,而擒俘一個造反立國的皇帝又是多大的功勛,誰是一步登天也不為過。
這些想來明升自己也是明白的,復國不過是誤人誤己,有那個閑心,還不如加把勁兒在大明站住腳跟,不求王公之爵,起碼將這囚徒一般的侯爵之名改換一下,給子孫留下世襲罔替的富貴尊榮,也就不負老父在天之靈了。
朱標起身撫掌笑道:“本宮既信你便不會再疑,安心做事,將來富貴永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