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橐弓坐槊-《大明第一太子》
第(2/3)頁
今特命外從孫晉王朱樉以牲醴之奠獻于陵所,以建靈堂及云追封外高曾祖考妣之由,惟我外祖英靈不昧,尚饗!”
……………
中書省,胡惟庸領著一種官員傳閱了剛從謹身殿送來的奏章批文,太陰犯軒轅占云大臣罷免?您什么時候信過這個?
品級略低的官員默不作聲,他們還沒到能得陛下稱謂大臣的地步,更不至于能影響星象,緘口避事才是正理。
胡惟庸心中嘆了口氣,看來是得將一些做的過了火的官員推出去了,起碼讓圣上出出火氣,否則真要是提前開始了大清算,一切就都晚了。
拉攏黨羽是需要耗費資源,打通關系維系關系更是如此,沒錢就算是天王老子也不值得讓人高看一眼,臣子的權柄,還沒到權高于世生殺予奪的地步。
其實若不是真的被逼上了絕路,他又何必這么急著斂財,而且這般斂財他己身又得多少享樂,難啊難啊。
送走劉瑾后,揮退眾人各司其職,留下的中書右丞陳亮上前低聲附耳道:“不如將陳寧推出去,因著四川平章之位未能如愿,他近來有些狂悖,恐招禍事。”
“你知道我們為了推他當上吏部左侍郎耗費多大心力么?”
“自然是知道的,但那又如何,因小失大切不可為啊,相爺!”
“哎,容我再思量一二,你去讓下面的人都安分一些,地方上有些已經遮掩不住的,主動棄掉,但收尾要收拾干凈。”
“諾。”
仰首望天,只覺烈陽刺目,何時明月換新天。
思來想去,留給他的其實只有兩條路了,一者即為廣植黨羽,當朝中各部衙門主官皆為朋黨,朝廷政令執行稅賦征收都需他麾下的人才能辦妥,地方士紳大戶均為他搖旗吶喊。
這件事就算成了一大半,不談能否行廢立事,只談保命,大概率是能成的,畢竟朝政大事,只談利弊得失,只要圣上認為弊大于利,他就可以從容脫身了。
二者便是扶立新帝,太子年少掌權,這一二年間或許不會有什么心思,可越是只差半步,就越是撕心撓肺,父子情焉能大過天下權。
何況太子等的了,他麾下那些人就等的了么,趙匡胤黃袍加身,還真就未必是自己的主意,很多時候,下面的人多了,你不想往上爬他們也會強行推著你。
倒時順天應命,未免不能改換日月扭轉乾坤,那時他求的便不是脫身保命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