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處置-《大明第一太子》
第(1/3)頁
殿內沉默了片刻,朱元璋開口道:“事情或有蹊蹺,但人總是投在蘄春侯府門下沒錯的,無論是康鐸接納的還是蘄國公夫人接納的,總歸是錯庇了蠅營狗茍之徒,唯利是圖之輩?!?
馬皇后聞言想要說什么,但還是沒說出來,福禍無門唯人自召,若是他們母子沒有貪圖小利,又怎會被人設計。
若是那些窮苦出身的勛貴也就罷了,可康家在元末時便是地方豪強,亂世時被元庭委任,官至任淮西宣慰使、都元帥。
后來投效陳友諒,任淮南行省參知政事,集慶一役后投入老朱麾下,設計詐為內應,誘其輕進,在龍灣大敗陳友諒。
之后平定張士誠,隨軍平定山東,又渡河奪取汴梁、洛陽,并屯駐陜州,順勢招撫絳州、解州,扼守潼關,抵御陜西元軍,封爵蘄國公,升任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
去年病逝,朝廷追贈康茂才為推忠翊運宣力懷遠功臣、光祿大夫、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上柱國。
這樣的家世,累月經年的積累,南征北戰的繳獲,朝廷的賞賜田畝,莫說支撐一座侯爵府,就是天天用銀子打水花,也能耗費的起幾十年。
朱元璋的眼神逐漸堅定起來,事已至此,總不能為了一家一戶而誤了大局,何況他心中對康茂才早有芥蒂。
昔年詐降之策成功的太過了,原本只不過是虛晃一招的閑棋,竟莫名的斬掉了對方的大龍,奠定了勝局,陳友諒是什么人,他連心腹尚且都信不過,又如何能信得過一個背叛了自己投靠敵人幾年的康茂才呢?
竟然就真的被一封信騙到了江東橋,折損了數萬精銳連帶著許多大型戰船也全部被朱元璋繳獲,徹底由盛轉衰。
事后思慮,就剩下一種可能,康茂才昔年歸順,極有可能是出于陳友諒的授意,他想在自己身邊安插一個內應,只是沒想到康茂才假戲真做,真的倒戈了。
知父莫若子,知夫莫如妻,老朱細微的神態轉變,旁人或許看不出什么,但怎么可能瞞得過最親近的家人。
“重八!勛柱重臣留下的孤兒寡母,無論怎么樣都要照拂一二,不能因一時之憤,使臣下離心離德?!?
“俗話說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敝鞓丝吹母嘈?,因為自己父皇也曾與他對康茂才的芥蒂:“父皇,蘄國公已逝,就要蓋棺定論了。”
“他屢從征討,茂績奇勛,著稱當世,存則安富尊榮,加以爵位,薨則疏封賜謚,賁及九泉,令名垂于竹帛,重祿延于子孫,不可因未發生之事而妄加揣測,否則恐多有變數,您要三思啊?!?
亂世逐鹿群雄并起,自己父皇剛開始并不算最負盛望者,昔年無論是陳友諒還是張士誠論兵強馬壯都勝于他,數次生死存亡的危局之間,多少謀臣將士都曾有過二心考慮過后路。
這并不算什么稀奇事,自古以來逐鹿之時,用一句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多少人都可以心安理得的去背叛主君另投他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