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冬-《大明第一太子》
第(2/3)頁
因此,趙文景希望進一步獲得太子的支持,這很正常。
也因為剛才的談話,朱標在賬目上又劃了幾筆,這部分的錢糧是要挪用掉的,要運送到鳳陽去。
原先的話,尚且還有多轉幾手,哪怕是為了面子上過的去,也是為了不讓朝臣們不安,畢竟他們現如今都已經知曉,這突然冒出來的繡衣使就是鳳陽出來的。
帝鄉鳳陽到底還有什么,朝野之中,很多人都想知道,留守鳳陽的錦衣衛已經擒獲誅殺了數十名不知名姓的探子了。
而如今,既然趙文景已經決定拋棄皇黨清臣的身份,那么許多事,也就不必特意繞幾層彎兒了,可以直接讓他去辦。
朱標一直以來,都是容許朝臣做保守派的,也就是不論最后繼位的是誰,他們都只會向龍椅上的人效忠。
這本就沒什么,能進職份做事即可,左右總是要分出個內外嫡庶的。
趙文景看過后仔細記下,從此刻開始,他就算徹底步入太子一系,其實是與他當年的志向有些偏頗了,他入仕時便立志,終于國朝而非一人,如今終是為儲君而懾服。
………
洪武八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各州府上報有大雪數尺之深,冰雹霜災嚴酷,柴火煤炭糧食棉花價格瘋漲,如山東奏報,地厚尺許,樹枝皆折,鳥獸多餓死,河南奏報白晝如夜,大雨雪,江水冰,勝重載…
好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入冬時,欽天監及各地都有災警奏報,朝廷急派欽差出巡,見之是比往年雪多寒冷。
若是往年,朝廷便是知曉了,也只能盡力籌備些賑災糧食,可今年朝廷財富糧多,不僅是遠洋所得還有商稅及查抄豪商家產所得。
因而很輕易就湊足了往年的數目,見余力尚足,皇帝下令工部趕制蜂窩煤,另從江南調配棉花制成御寒衣褲鋪蓋。
太子命地方州府平抑物價,尤其是糧食衣布,又令戶部行平準之策,運調積儲在地方倉庫里的糧食食鹽煤炭等物以平價出售,遣繡衣使及欽差趕往災情嚴重之地巡視,震懾懲治貪官污吏及奸商賤賈。
歷經三月,活民無數,地方統計過后奏報,雖還是有百姓凍死餓死病死,但比往年無雪凍之災時,還要少得多,在這天災之下尚能有此效,已經是歷朝歷代從未有過的壯舉了。
一時朝中官員紛紛山呼萬歲,稱太平之世已到,上有圣主庇佑萬民,治下百姓可賴以安居樂業…
而父子倆對視一眼,都知曉這是國庫充盈不計損耗而得來的,是以國財抗衡天意,若開春還有如此規模的天災,那么定是難以維系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