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諸事-《大明第一太子》
第(1/3)頁
已經被徹底打殘的瓦剌部,在杜爾伯特部的管理下,重新劃分了牧區草場,并嚴令他們不準遷徙,不準無故積聚。
李文忠留在此處施行朝廷商議好的政策,并要將一部分瓦剌青壯遷移到遼東及云貴等地,遷移至內地蒙古人不得講蒙古語、穿蒙古服,不準自相嫁娶,必須改用漢姓,強迫實行同化政策…
而穎國公傅友德則是率部徑直撲向了韃靼幾大部族的駐地,只不過早就如驚弓之鳥的幾部,拋棄大部分牲畜而逃,難以追擊。
這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好在此戰的目的幾乎都順利實施了,而且攝于威勢而歸順的小部族也很多,傅友德將韃靼諸王的牧場切割劃分給了他們。
而且還宣布,覺得在草原難以生存的牧民,都可以歸化入中原,朝廷會賜予他們田土耕種繁衍,允許他們組建商隊甚至入學出仕。
中原現如今是地廣而人稀,只要能來耕種定居,朱標是很愿意接納的,相較于金發碧眼亦或黑如鬼畜的外種人,大明境內或是周邊的土族,都可融入吸收進來的自己人。
………
“澹泊可以養心,儉素可以養德,縱欲敗度奢侈移性,奇技巧淫游幸畋獵皆乃役心損德之具,是以高臺深池庸主攸亡,卑宮陋室圣主攸興。”
“勤儉為治身之本,奢侈為喪家之源,大抵居高位者易驕,處逸樂者易侈,驕則善言不入而過不聞,侈則善道不立而行不顧,如此者未有不亡。”
“開朝偉業之君,皆躬行儉樸遂成大業,昏庸之主則驕淫奢侈飫粱肉于犬豕,致怨怒于神人逸豫未終而敗亡,爾等宜量入為出,裁省妄費,寧使有余,勿令不足,莫違帝后慈訓!”
朱標說完后又讓弟弟們跟著高聲誦了幾遍,并吩咐立刻抄寫十遍,然后起身踏出殿去,皇子們逐漸年長,老朱總會擔心教授的先生們礙于他們身份尊貴,而過于優待,養成驕奢懶散的習慣。
便命太子隔兩日就要親自過來給他們教授道理,還要檢查功課并予以獎賞懲戒。
對此朱標倒只是覺得頗為有趣,左右不過抽出一兩個時辰的事情,而且海外之地,終究是要分封宗室的,但分到哪里,分多大,還要看個人德行,借此機會,也可挑選培養幾個成器的。
皇子們上課的地方在武英殿不遠,朱標上完早朝就趕過來了,此時腹中頗有些饑餓,便在武英殿用了午膳。
胡椒醋鮮蝦絲鵝粉湯再加一碗米飯,幾乎是一點沒剩,劉瑾又端上來一碗米湯,是用糯米、老米、小米等幾種米,放鍋里煮出來精華,太醫說是膳后少飲可消食健脾養身補神。
“爺,全指揮使在殿外等候傳召。”
“終于回來了,叫進來吧。”
沒一會兒劉瑾就領著全旭走了進來,行禮后朱標賜坐并笑道:“這幾日彈劾的奏章都已經要壓不住了,繡衣使行事往后也得按規矩辦,不能在這么張狂無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