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換將-《大明第一太子》
第(2/3)頁
吳忠此時已經不敢再說什么狡辯的話,只是重重叩首,沒幾下子額頭上就有血溢出來,心中膽寒無比。
別看吳家權勢正盛,靖海侯手中兵強馬壯的,但樹大招風,朝野內外有的是人虎視眈眈,否則也不至于冒著風險對陳祖義抬手放過,以獲各方支持。
本以為等實在瞞不住了,在出手碾死陳祖義,也就全了各方的利益,對朝廷也有交代,可沒想到太子竟如此大動肝火。
“好啊,既如此,本宮何不成人之美,全了君臣之宜,你不必回海上了,即刻啟程去西平侯麾下,至于爾父,朝廷不日即將其召回京中,進爵靖海公,升授上柱國,食實祿三千石,不知少國公意下如何?”
“微臣叩求殿下息怒…殿下…”
朱標沒有理會他,揮手讓人將其拖了出去,將一個實權的侯爺進為一個無權的國公,真不知是獎賞還是懲罰。
大明能將水師者甚少,吳家兄弟是最得用的,吳禎在短短數年內,便將倭患平息,雖然是有其他方面的幫助,但其本身的統籌能力也是非常值得稱贊的。
是有大功于朝廷,其晉爵國公,是早就應該的,拖到現在主要就是朱標刻意壓制的緣故,爵位雖好,但縱觀下來,如今的大明,國公及以上幾乎都被壓在京營和大都督府,除了北疆的李文忠外,還能在地方掌軍的最高便是侯爵了。
這是大勢所趨,也是因此,武勛們來錢的路子幾乎都斷了,這才把主意打到了海上的無本買賣。
海盜是剿滅不完的,朱標很清楚這一點,但商貿才剛剛開始,有很多小國尚在觀望階段,所以絕不能允許武勛們下場殺雞取卵。
朱標圈了幾個在剿倭中提拔起來的將領,又點了德慶侯廖永忠為新任的水師大帥,然后送到御前,將此事論定。
廖永忠,在拔采石、太平,擒陳野先,破蠻子海牙及陳兆先,定集慶,克鎮江、常州、池州,討江陰海寇,皆有功勞。
其本與其兄鄖國公廖永安聚兵盤踞在巢湖水寨,后其兄在收復宜興戰役中乘勝追擊時沖的太猛,結果當頭撞上敵援,又因船只擱淺,不幸被擒。
面對張士誠招降寧死不屈,被囚八年而病故,忠貞可勉,朝廷追封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光祿大夫、柱國,鄖國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