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書籍描寫太細節,仿佛福爾摩斯真實存在,而他的晚年就是這般。 [鮮花盛開的草地、無人踏足的樹林,都可以是你尋找的方向。如果這不能成為人類最重要的目標,那我認為,一個真正啟蒙的時代永遠不會到來。] [他不理解,往生者們其實并不遠。他們只是在墻的另一邊。] [我一直都很孤獨……這輩子都是。但我的思維能力是一種補償。] …… “難以想象,一個高中生能對孤獨有如此獨到的見解,難道這是天才不被理解的孤獨感?”韓藏腦補。 如果是故事會審編老李,他就會第一時間想到家庭因素。因為兩人知道的事不同,所以腦補的方向區別也很大。 一口氣五萬多字,韓藏看完,意猶未盡。 因為文章鋪墊了兩個鉤子,第一個也是最大的,福爾摩斯的最后一案到底是什么? 因為最后一案的失敗,讓福爾摩斯自我放逐,此后再也不破案。 文中福爾摩斯記憶倒退,只能偶爾記得只言片語,這應該就是小說主線。 另外的小鉤子是福爾摩斯養的蜜蜂,無緣無故死亡,找不到緣由。 “沒了?”韓藏為自己曾經的想法道歉,“果然,能隨便改變筆風的小顧老師,其非人的創作能力,不是我這等凡人能置喙的。” “簽,必須簽,這五萬字目前來看,即便不像推理小說,但寫福爾摩斯續集,發布在刊物上一點問題都沒有!”韓藏找到高主編。 《歲月推理》的高主編,前面介紹過,比韓藏更資深的超級推理迷,對大多數推理作品都如數家珍。 由于關系到簽約作者事宜,高主編放下手里的活兒。他看得很細,五萬字閱讀了半小時。 “小韓。”高主編抬頭叫了一聲。 韓藏洗耳恭聽狀,“主編對書籍的評價是?” “說不定我們真的挖到了一個了不起的人物。”高主編說,“這本書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視角的交換非常流暢,若是三四十歲有豐富經驗的作家,很正常。” “但這作者——顧陸,才上高中,那就屬于天賦異稟了。”高主編評價,“并且文筆轉換,幾乎沒有留下痕跡,模仿能力是我四十多年來所見過的之最。” 韓藏認同高主編的高度評價,除了一點點習慣用詞,壓根沒痕跡,這只能說是天賦。 “這么好的稿件,這么天才的作者。我們不簽下來是犯罪。”高主編蓋棺定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