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咦?大吃貨汪曾祺老爺子!” “還改寫過聊齋?” 顧陸對汪曾祺的印象就是會吃,那記得那一句描寫“西瓜以繩絡(luò)懸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聲,涼氣四溢,連眼睛都是涼的。” 說真的,顧陸感覺眼睛吃了西瓜。 這個世界被蝴蝶扇走了很多人,也多了很多,所以即便顧陸知道沒汪曾祺,也沒想過會抽到汪老作品。 “這可能是最快合成的作品了,”顧陸嘟囔,本來作品既需要聽到類似的書中對白,又要擁有書中的某個物品,所以一兩個月合成出來都是快的,前面那個《解憂雜貨鋪》三個多月沒出來直接被頂替了。 瑞云、黃英、雙燈、畫壁、陸判、明白官…… 顧陸在大腦里掃一眼目錄,有好多篇章他都有印象,這個陸判似乎拍過電視劇,畫壁拍過電影。 大概看個一兩篇,顧陸感嘆,大家果然不愧為大家,改寫的聊齋,加入了新東西,也不生硬。 “等等——” “這個故事,我可以投人民文學吧?!” 顧陸越想越可行,前面《如果沒有李白》被提名了,也亮眼了,可唯一登上人民文學雜志的機會卻錯失了。 準確點形容也不叫錯失,因為文章確實距離刊登要求有點差距。 說干就干,顧陸當即停下寫《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開始鼓搗《聊齋新義》…… 畢竟對于刊登在全國含金量最高的文學雜志上這件事,顧陸還是非常期待的,當前通俗文學的雜志,基本已打通關(guān),是該慢慢的向文學發(fā)力了! 其實顧陸手里有牌《人類群星閃耀時》和《埃梅短篇集》,前者不合適發(fā)表,但后者合適。 為什么顧陸沒拿法國怪圣埃梅的短篇投《人民文學》呢? 因為文學性有些高了,高一發(fā)表有些許夸張,顧陸準備沉淀兩年,等著高三畢業(yè)或大一發(fā)布。 倒不是汪曾祺的文學性比不上埃梅,實際到了大家那個層次,也不是顧陸能分辨孰高孰低的。 只是他愛看《聊齋》,好多文章創(chuàng)意來自聊齋,明智小五郎短篇更是模仿聊齋刺貪刺虐的筆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