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類事,早就如同“華盛頓砍櫻桃樹”一樣,被《少年先鋒報》《霧都晨報》說了好幾遍。 還有老李的“賣力宣傳”,圈內人也知道一兩分。 如此情況,顧陸拿出改寫聊齋的短篇,是不是比較合情合理? 從通俗文學往傳統文學轉,他個人認為是需要平滑一點的,也或許是顧陸比較杞人憂天,反正就一直等候著合適機會。 接下來的兩日,顧陸下午回家,都在搗鼓此事,寫下了《雙燈》和《瑞云》。 此番沒問老李,而是直接投遞的郵箱,因為他想的,如此高端的報刊,應該沒什么內投選項。 其實是顧陸看《人民文學》有太厚的濾鏡,實際上故事會的“人脈百通”老李還真認識人民文學的責編…… 說句有意思的,人民文學雜志的投稿郵箱居然是三個,詩歌、非虛構散文和,分別要投不同的郵箱。 在學校學習當然是按部就班的,雖說有那么一點小變故。這不,顧陸和戚采薇就領到布置黑板報的任務。 戚采薇很正常,她是文藝委員,每期板報她都是小組長,鐵打的組長,流水的組員。 “今天我們老師交代的主題是[禮讓他人,新時代的優秀學生]。”戚采薇說,“轱轆,你有沒有什么想法?” “我聽文藝委員的?!鳖欔懝郧蒵pg。 戚采薇也是得心應手,“那我們就寫個禮讓行人小故事,再左右畫兩個人像,就齊活了?!? 見顧陸不反對,那么戚采薇就開始分配任務,戚采薇畫人像,顧陸寫字,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有點忽悠人,顧陸伸著胳膊寫東西,也累! 反倒是戚采薇,一個動作十幾分鐘,輕描淡寫的,這難道是練舞帶來的優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