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并非嚴不嚴的問題,而是國內含金量最高的刊物,要求就這么高。 “眼鏡度數又加深咯,劉哥,要不要出去抽支煙?”旁邊同是b組的寸頭責編問。 “不了,起來有點腰疼,我再坐一會。”劉勇說。 “以前讀書就愛看這些書,看的眼睛都近視了,還感覺挺驕傲,現在想想那時候挺天真。”寸頭責編說,“現在畢業后,工作才知道……” 劉勇已經習慣了,他同事是經常性的悲風畫扇,“怎么?想念校園生活了?” “工作了才知道,工作比讀書輕松得多,哈哈哈誰愛去讀書誰去。”寸頭責編說完就快步離開,估計是煙癮犯了。 工作比校園生活更好嗎?劉勇問自己,沒有答案,他也沒再停頓,繼續審稿下一篇,即便編輯部的負責初審的責編很多,但全國投給《人民文學》的作者太多了。 “《雙燈》《瑞云》,作者顧陸……”劉勇開始看。 開篇第一句話就讓劉勇一怔,[改寫自《聊齋志異-雙燈》],再往下看看,第二篇瑞云同樣是改寫。 嚯!還有人敢改寫聊齋。 就《聊齋》的故事和文筆,那太容易翻車了。 “幸虧不是文言文。”劉勇心中默念一句,因為他很討厭現代作家寫文言文來投。 并不是文言文討厭,而是很多人的文言文水平不過關,就是一通瞎寫。 還好,這兩篇文章不是那么更大的問題來了,翻譯成大眾語,那么度如何拿捏?對比原文的翻譯,能拿出怎樣的區別。 劉勇還掏出手機,很輕松就搜索到了雙燈這一篇原文,畢竟《聊齋》這一類是早就進入公版的書籍,互聯網上的版本太多。 “有意思,真的有意思。”劉勇看了開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