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基本來說三家出版社給出的資源是相同的,但三本書的銷量不同啊! 《昨日公園》雖說銷量最低,但卻是三本書里口碑最好的。 甚至于在某瓣評分都上7.5分了,且還有往上走高的跡象。 而其余《福爾摩斯先生》6.8分,《冰菓》6.3分。 新青年出版社的就想:如果不是我出版社的這本書給你們在互聯網和書評圈里換回名聲,你們能有這銷量?所以憑什么我銷量最低,我資源理應少給,你們應該多給。 新星出版社也不怎么高興,因為《冰菓》打著小王子作者的第二本長篇名頭,銷量是非常不錯的。但明明第二本長篇該是福爾摩斯先生啊。 聯合出版瀕臨崩潰啊! 是這樣的,當利益來臨,誰也不想自己那一份少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矛盾事,三家出版社都沒麻煩作者本人,因為三家都想投資顧陸未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可惜,那天剛好撞課了,沒有去成。”穆雪嘆氣。 “不過我好像有個表弟也叫顧陸,同一個名字,差距真是天壤之別。” 她是顧陸的遠方親戚了,很遠很遠的遠房,就小時候見過一面那種。 沒去成講座,穆雪就用電腦看看—— “看完《小王子》,來看看余心姚老師口中的傷仲永有多差,《冰菓》確實感覺是隨手寫的,寫前沒什么構思,純粹是才華撐著,差太遠。此外我怎么感覺,冰菓一股翻譯腔呢?” 什么叫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直白一點,如果余心姚講課,推薦某某書有多好,那么不會有什么人買,但某某書有多差——我來看看是什么個事。 “翻譯腔+1,我還好奇的對比小王子和冰菓……差距有點大,不過我感覺是余心姚老師太激動了,寫作有水平波動很正常。再加上作者年齡太年輕了。” “也是不想天才埋沒,說真的,顧陸是真牛,并且比千禧年間宣傳的那些個神童更夸張。當然我對顧陸不怎么感興趣,我更感興趣的是,余心姚老師口中耽誤顧陸的人是誰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