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星之彩》《克蘇魯的呼喚》——隨意掃兩眼就知道,還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他們在阿卡姆對我這么說:阿卡姆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充滿了有關巫術的傳說,因此,我認為所謂的邪惡必定是幾百年來老祖母壓低聲音講給兒孫聽的故事…… 神叨叨,邪惡陌生的小城,不可名狀的怪物等等,元素齊備。同樣也是獨一無二的風格,很多人模仿,但始終難有此感覺。 “這種任意切換筆風的能力真是作弊,四五年不寫,仍舊可以找回最初的味道。”姚小駒是佩服的。 這類叫克蘇魯系列,而“克蘇魯”終于出現,大嚶讀者不知道多激動。 在永恒的宅邸拉萊耶中的克蘇魯!只不過,身為舊日支配者居然…… 希望此番能橫掃英文文化圈——更讓姚小駒開心的是,不用被凱恩催稿了。 一個月專程來公司催稿兩三次,姚小駒都怕了。 收回思緒,姚小駒瞧見最后的文件。第三篇,肖申克的救贖,好像是一個新系列的故事? “是為了沖擊美利堅市場特意創作的作品?” 姚小駒早就知曉小顧哥的實力,只要想就能分分鐘針對某個區域寫作,無論是抱著“慶賀”抑或“暢銷”目的,都能達成。 “沒想到我只是給小顧哥隨口提一句,他居然真記心里了。”姚小駒在社會混跡這么多年,內心和在大潤發殺了十年魚一樣冷。可小顧哥真是好老板,分成給得高,放權,并且是盡可能配合版權開發,他還能再干二十年! 思緒萬千,但姚小駒手中的動作一點也沒慢下來,將稿件發給《每日快報》。快報主編很果斷,內容都沒看,光GULU四個字母,當前就能拿頂尖稿費。 凱恩等人都在快報連載,故此,這報紙如今又被讀者親切的稱呼為“克蘇魯早報”。 至于另外一篇稿子……還是得先把稿子翻譯成英文。 顧陸在英國有那么高的人氣,快報拿著稿子會自己找翻譯。在美利堅,人氣還是剛起步階段,投中文稿子自然會被拒。 故此,找報刊和翻譯,姚小駒是一同進行的。 上個世紀美利堅80%報刊都能連載,包括有灰色女士之稱,嚴肅報紙中的嚴肅報紙《紐約時報》,亦如是。比方《屠夫和鷦鷯》續作,就在紐約時報連載。 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后,電子書普及,連載的渠道也多。美利堅報刊十之八九都取消了連載渠道,這股風浪也影響到全世界,國人熟悉的香江《明報》都取消連載板塊。 姚小駒來來回回搗鼓好久,才找到合適的報紙。他極少涉足阿美莉卡,關系網集中在歐洲。二十一世紀后,美利堅作品在歐洲傳播特別容易,反之就相當困難。除非你歐洲作品經由好萊塢加工。 也算文化霸權的體現?水只有往低處流才容易。 還是內投吧,姚小駒獲得了某報刊副主編的郵箱地址。過了幾天功夫,文章翻譯完后,就馬不停蹄發去。 互聯網一秒就能抵達數千里之外,密歇根大街橋的橋頭,那是一棟哥特風格的三十多層大樓。 那是論壇報大廈,也是游客來此都會打卡的地方,倒不是設計不設計的,主要是論壇報大廈的墻體真有點東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