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來自世界各地一百多塊“圣遺物”,長城、白宮和埃及金字塔等建筑的磚塊這類,當然9·11世貿殘骸也在列。 不過對于大廈中工作的職員來說,外表的光鮮一點用都沒,不如漲點工資…… “戈爾菲莉為什么總給我找麻煩。”副主編歐拉自言自語中透露著不滿。 特別是一大早,他被頂頭上司叫去辦公室,狠狠臭罵了一頓。不滿就向上累積了。 前些日子,倫敦脫歐派示威游行的新聞,明明他們報社的記者是率先抵達,但寫出的新聞卻毫無爆點。而有關英國脫歐的主題,正是歐拉負責,他被批評也理所應當。 “大英脫歐就是政客做做樣子,本就沒什么意義。”歐拉很清楚,每次首相或蘇格蘭、威爾士等執政官選舉,都會把此事當做懸在驢頭前的胡蘿卜。 職場的怒火不會消逝,只會轉移,副主編歐拉把怒火發泄到手下的伙計身上,才想起有正緊事要做。 “親愛的,我介紹給你一位非常有才華的華夏作家,他的作品想投稿,你看看?!睔W拉腦中回蕩著妻子戈爾菲莉的話語。 華夏天才作家?歐拉很反感動不動就冠上天才之名的行為。真以為《芝加哥論壇報》是什么阿貓阿狗都能上的? 芝加哥論壇報歷史悠久不說,關鍵在美利堅,甚至歐美,都是新聞業的領導者。再加上它積極擁抱互聯網時代,論壇報提供網站、APP、廣播等提供多渠道信息,論壇報集團是美利堅第三大傳媒公司。 “肖申克的救贖?”歐拉對走枕邊風內投的文章,先入為主的就沒好印象。 歐拉開始閱讀,故事從一位監獄的“商人”開始講述。 [我猜美利堅每個州立監獄和聯邦監獄里,都有像我這樣的一號人物,不論什么東西,我都能為你弄到手。無論是高級香煙或大嘛(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話),或弄瓶華夏白酒,來慶祝兒子或女兒高中畢業……] 喜歡喝酒的人總喜歡喝酒的歷史,華夏酒歷史確實不錯,即便歐拉更愛紅酒。 緊接著,借由“我”的視角,從一樁上個世紀的殺妻案開始講述。 《四季奇譚》主C是肖申克和追兇兩篇為主力,一個打野收割,一個射手輸出,凱瑞全場。 那么為什么它們能凱瑞呢?甚至能讓斯蒂芬金這位恐怖大師轉型成功。 因為肖申克通篇只詮釋了一個主題:希望與自由! 無論是長年累月的挖掘逃生通道,還是永不放棄的寫信,又或者精神影響獄友,凡是安迪放棄了,自由就永遠和他無關。 甚至你可以不將安迪看作一個真實的“人”,因為作品中的他顯然已符號化了,代表美利堅那一代人最浪漫的理想化。 中篇大概七八萬字,按照歐拉的速度,也需要一段時間才看完,但看完全篇,作品給予他的沖擊卻久久不能平靜…… “一個中篇,看完卻像被自由的陽光包圍。”歐拉感覺自己像個巨人一樣。 今日芝加哥被烏云籠罩,故此大白天也開著燈。他抬頭看著天花板的白熾燈,感覺自己比燈還亮。 一部作品好不好,歐拉審稿多年,有個自己的標準,看完后會不會對某個劇情印象深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