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芬蘭語有十幾種格系統,那叫一個復雜。兆咨教授的心理活動是——顧陸居然還會芬蘭語,沒聽說……等等,《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是寫給芬蘭的情書。 兆咨他雖然沒看過,但好像聽很多芬蘭的朋友說,歐維是最能代表芬蘭的人物,就好像山姆大叔代表阿美莉卡。 他一直認為顧陸了解芬蘭是說著玩的,但現在從創造語言從芬蘭語中取材來看,好像是真的很熟悉。 “兆咨教授之所以認為綴詞沒有規律,是因為除去以上九種名詞格,昆雅語還有比較常見的,為昆雅語創造的別格。”顧陸點擊一下,PPT換一頁。 上面充分展現了10種格系統。 “rómens是東方,詞語的別格變化rómenna就代表東方的具體某個地方。”顧陸說。 “別格……有點像代表所在位置的位,或者是像是與格……好模糊的一個格系統。”兆咨說,“這是故意為之嗎?” “是的沒錯,語言的演變,是向著越來越便利和準確進化的。如同在我的設計中,拋棄掉了比較格和伴隨格。而別格單詞也會隨著演化,逐漸更清楚,從而被取代。”顧陸說,“從芬蘭語的發展來看,是這樣的。” 兆咨忍不住起身鼓掌,“讀音變化參考古英語到英語的變化史,單詞形態和結構參照芬蘭語的演化歷史,并且通過別格這些獨特設計,讓其一點也沒違和感。顧老師,你是被創作耽擱的語言學家。” “英語的骨架,芬蘭語的血肉。外皮,也就是書寫方式,又借鑒了希臘文字,十分具有傳奇色彩的文字。”王屋健也同樣給出評價,最讓他驚嘆的是,昆雅語這種已經很完善的語言,居然還留下了語言演化空間,就尼瑪離譜! 教授畢竟不會當眾說臟話,但他們的眼神和表情,無不表達當前的情緒。 “昆雅語,這個創造過程,都夠來聽課的同學們寫畢業論文了。” “從語言的角度來說,顧老師創造的昆雅語系,甚至能夠和世界語并肩。” 教授們七嘴八舌地評論著。 很好,雖然沒看到咕嚕大王吃癟,但瞧見這些教授們的震驚,對小黃和小驢來說,也是非常不錯了。 “對了,你從上節課開始到現在,一直在拍攝什么?”小黃好奇地問。 “當然是拍攝下來,傳到外網啊,讓油管那些歪果仁看看,什么是大神。”小驢很自然地說。 又是一堂課結束。 比之上節課,這一節課就更加復雜了,若沒有懂行的同學在一旁講解,甚至都聽不懂教授們在辯論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