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分開來-《文豪: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第(2/3)頁
為什么會選擇海因里希·馮·克萊斯特呢?
雖然是德國著名的詩人、戲劇家、家,可每個領域都不是代表人物——很正常,當時他沒去參加世界青年論壇,如果起來就能瞧見顧陸酒后的一番言論……
柯尼斯直接開始,他看過許多人物傳記,但眼下這一篇,超出了他的預料。
和其他按部就班的傳記相比,眼前的內容截然不同。
以克萊斯特的首部悲劇《施羅芬施泰因一家》臺詞為開場導語:我之于你可能是個謎,可你也得自我寬慰,上帝之于我亦是一個謎。
[德意志大地上,風之所向,克萊斯特,這個躁動不安之人無不隨之而去,沒有一處城郭不曾棲身過這個冥頑的飄零人,他幾乎總是在途中,在路上。從柏林搭上一輛徐徐啟動的驛車,他便向德累斯頓方向疾馳而去,進入埃爾茨山脈,奔向拜羅伊特……接著他穿越拿破侖戰爭的炮火駛向巴黎。]
隨即就是非常快的一段描寫,把他們國家的躁動、不安、混亂、激動、亢奮等一些樣貌展出了出來,這就是簡社長和璐哥討論的頂尖白描。
等等。
柯尼斯起身從書架里拿出了一本克萊斯特的他專,由他朋友撰寫的。實在的說,這位朋友確實沒什么文筆,所以這本他專基本沒名氣,唯一的優點就是真實了,后世研究者比如說他,可以更好的知道克萊斯特。
根據《克萊斯特一生》的描寫,瑞士伯爾尼、圖恩、巴塞爾、伯爾尼……顧陸所寫的經歷,細節上也是沒什么錯誤的,一一對應。
“福克斯翻譯的作品……他的文筆太優美了,非常的華麗且極具感染力。”柯尼斯沒看多少就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翻譯者是德國漢學家福克斯,柯尼斯認識他,翻譯是以準確和快速為主,不是林少華先生那種翻譯后風格大變的類型。
所以如此有力量感的文筆應當是來自作家本人。
那么是誰在追趕克萊斯特呢?柯尼斯心中升起這樣的疑惑,書中描述的克萊斯特好像是被追殺的獵物那般被驅趕,迫使克萊斯特從一個地方,快速地搬到另一個地方。
書中也提出了和讀者柯尼斯一樣的問題,究竟是什么東西在驅趕他?因為他的旅行是漫無目的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