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精彩!-《文豪: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第(2/3)頁
“第一位克萊斯特,是與魔搏斗失敗的人,下面應該要寫與魔搏斗成功的?”柯尼斯想繼續看第二篇,他的第二篇是荷爾德林篇。
但只看了個開頭,他就停下了,因為柯尼斯的情緒,依舊停留在那個永遠被驅趕的人影上。
“顧陸先生真不是隨便的敷衍創作,他對德意志文學的了解,可能不比我低。他為克萊斯特,即便評價是失敗的搏斗,但話語里充滿了同情。克萊斯特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
在此之前,柯尼斯不會把偉大和克萊斯特聯系起來。就如同前面所說,劇作、和詩歌,三個領域在德意志最多算T2,文學成就和歌德、海涅、托馬斯·曼、赫爾曼·黑塞、埃里希·瑪利亞差太遠……
可以想象吧?連柯尼斯這位見多識廣的副主席都這樣,更何況是其他讀者。
難怪說,詩人、作家、畫家等創意者死后,地位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會出現顧陸這種最強“輔助”!
他目光投向其他委員,發現有兩個同行也抬起頭,臉色類似,均是凝重而嘆息。
都是看了第一篇,情緒就難以平復嗎?
其他委員這個其他中,有一位就是先看的荷爾德林篇,她叫貝德,她就是一名詩人。
如果克萊斯特是德意志文學領域的T2,那么荷爾德林就——不好評價。
說是被世界遺忘了一個世紀的“古典浪漫派詩歌的先驅”,但在德意志留學,或是對德意志文學感興趣的小伙伴,聽過這位嗎?
貝德看過的詩篇很多,也僅僅看過荷爾德林的兩篇代表作。
[但新的世紀并不愛它魯莽的年輕一代,它擔心他們的充盈,多疑地懼怕他們的洋溢。它用鐵質的大鐮刀毫不留情地割掉自己春天的秧苗。……]
文章開篇冷酷的話語,為這篇傳記打下了基調。
荷爾德林說是創作,更準確的是用詩歌在與神對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