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519章 頂尖-《文豪: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第(1/3)頁

    “也累了,我們就討論討論吧。相信都至少看完了一篇。”奧爾說,“各位先生女士,說說自己的看法。”

    “我看的克萊斯特篇,有看過這位劇作家作品的人嗎?”按照慣例,主席開口,再由副主席柯尼斯接話。

    “看過《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希》,不過是很多年前了。”貝德說。

    眾人也都理解副主席的舉動,看看自己剛才看的傳記,有沒有出入。

    畢竟顧陸的筆力太有煽動性了,七人中有兩人看的是尼采篇。相比其他兩位,尼采在德意志可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肯定有所了解。

    但看完尼采篇,以前對尼采的認知,有種被覆蓋的感覺。

    “還記得講了什么嗎?”柯尼斯繼續問。

    “應該是以黑森·洪堡伯爵弗里德里希二世為原型的劇作,具體內容我記不太清,但印象深刻的是弗里德里希因在戰后的精神錯亂,以內心的壓抑,再加上他被囚禁于城堡,有很長一段人物理智與瘋狂來回轉換的獨白。正是這個劇情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所以這劇作好像被稱作心理劇。”貝德說得很清楚,也是想副主席有更好的判斷。

    也是希望一會她詢問的問題,也能有不錯的回應。

    柯尼斯聞言,又低頭看了一眼剛才的稿件(都是用平板看的),他說,“這是克萊斯特作品里,都會存在的,人物撕裂般的思考弧線。延伸出來這就是對現實的強烈反抗,以及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克萊斯特的悲劇是注定的。”

    最后一句話,貝德聽懂了,因為荷爾德林和克萊斯特雖然過程和性格,以及心魔都不相同,但結局是一樣的,注定的悲劇!

    “好像華夏有一句古話,我不知道怎么念,含義是從古代到現代有才華的人,大多數都身世坎坷。”貝德說。

    “是[自古文章憎命達]嗎?”柯尼斯用蹩腳的中文念出這句話。發音其實并不標準,但勉強能聽出來。

    “可能是,”貝德也不知道對錯,她說起自己的評價,“顧陸的傳記作品是我從未看過的版本,因為在此之前,我想象不到,能和傳記的主角產生極大的共鳴,顧陸先生用獨特的手法讓我們完全沉浸入其中情景,好像戴上了VR眼鏡。”

    “另外,他的描寫太精準了,這一點讓我想起了博爾赫斯。”貝德說,“書中運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

    主席奧爾,同樣是觀看荷爾德林篇的他,贊同地點頭,并且接話,“荷爾德林是被閃電擊中的大樹,象征他激情創作燃燒的光彩,以及注定化為灰燼的結局。”

    “克萊斯特是比作了只想要離開弓弦,卻沒有目標的箭矢。形容出迷幻藝術的根本。”柯尼斯向后接,“還用逃避就像更換發燒的毛巾,來表明他一直在激情與毀滅之間徘徊。”

    “尼采描述金屬一樣的天空,我感覺很準確。因為尼采一生中從未有人理解他,但他的思想也確實猶如天空一樣寬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