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前是下午一點半,就是說《活著》已開始發售半天了。具體售出了多少冊,暫且沒完整的統計。 第一批冤種……哦不對,是讀者,已新鮮出爐。 “哈哈哈哈,好開心哦,治愈哦,徹底把我想要擺爛的心情治好了,推薦大家都來看,好了天臺有點曬,我先下去冷靜一下。” “#ǎ#×Ⅱ……這就是你說的激勵我們大學生?如果是因為我減肥期偷吃火鍋、燒烤、小龍蝦、肯德基請讓體重秤來懲罰我,而不是讓我看這本書。” “《活著》是一本讓你明白,活著是最大的痛苦,也是最大力量的書。我得去看看網文緩緩心情。” “我不喜歡,苦根的死亡太刻意了。我先說我不喜歡,不是因為就太悲,只是我不喜歡刻意的悲劇。黑發人送白發人,白發人送黑發人,白發人送白發人是福貴的一生,結局沒必要再讓白發人送走黑發人(孫子苦根)。” 等等。 第一批讀者反應有點大,太過于真情實,李古圓就覺得有些夸張了。 比如這個叫挈瓶之知的網友,“苦根是吃豆子撐死的,這孩子不是嘴饞,是我家太窮,村里誰家的孩子都過得比苦根好,就是豆子,苦根也是難得能吃上。我是老昏了頭,給苦根煮了這么多豆子,我老得又笨又蠢,害死了苦根……臥槽你敢不敢再夸張一點,臥槽就快結局了還要讓福貴背上這么一樁害死自己親人的罪過?老賊拿命來!我給你說,我是醫生,這苦根是典型的疾病死亡,書里面寫的發熱以及頭暈,還有嘴唇發青發紫。況且苦根這么懂事,和他媽媽鳳霞一樣懂事的孩子,好東西都會留給外公,怎么可能把自己撐死?!聽我的福貴,你沒有害死你的外孫!!” “夸張了,其實那個時代,大饑荒的時代,以我的了解,撐死和餓死可能性都很大。我更傾向是餓死的,因為這就是福貴的命。”李古圓心里這樣想著,不過他不會在互聯網上發表自己觀點,日常習慣是尋找和自己觀點一致的網友,然后點贊。 嚴格來說,李古圓所看到的所認為是激動的言論,其實也很控制了。 因為——還記得抖音的活動嗎? 抖音的讀者分享,那才真是激動異常! 比如某個發布兩小時點贊就超過五萬的視頻,那是個女生,好像是憋著壞,努力推薦,什么“墻裂推薦,這本書不看你后悔一輩子”,還有“比起其他寫這個背景時代的作品,活著最大的好處就是你永遠不要擔心主角的生命安全,哪怕他上戰場!”…… 但推薦時,估計是想起劇情,眼淚汪汪,邊忍著哭邊夸,有種機關算盡又算計不明白的感覺。 這強忍淚水的模樣,讓人忍不住發笑。和那吃黑蒜的女主播邊想吐邊說好吃是一個類型,都能讓人發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