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托尼老師繞擋成功之后沒能攔下掛上了氮氣加速的埃利斯,拳王及時回補,要是以前,埃利斯可能就頂著人來一記飄逸地拉桿了,但是今晚的他并沒有那么干...... 籃球回到了諾維斯基的手上,老司機虛晃一槍后在頂弧為小牛命中了今晚的第一記三分。 “MVP————!!” “MVP————!!” 達拉斯的球迷們可不會吝嗇掌聲與歡呼。 球場上,尼克斯第二攻還是給到了林易,場邊的德安東尼皺了皺眉,林易的單打效率在這輪系列賽簡直高的可怕,但是小牛之所以對林易堅決實行喬丹法則可不是沒有原因的。 林易可以拿30分,也可以拿40分,甚至他瘋狂一點,50分也未必不行。 但是首先,籃球只有一個,籃球的總得分構成在不變的情況下,林易要像機器人那樣不停拿分是一件很不現實的事情。 221公分接近120公斤的體重,林易的體能已經比上賽季強太多了,但是他也會累。 心態、手感、身體狀態都會影響球場上的每一個回合。 再者說,就算林易每場出手40、50次,最后冠軍是小牛的,那有意義嗎? 很顯然沒有意義,尼克斯不是那支76人。 小牛和尼克斯兩隊看上去都是單核,但是實際上這兩支球隊的角色球員都是大腿。 小牛和尼克斯比的不僅是單核對決之中關鍵球的較量,比的更是整個團隊誰的運轉更高效。 打熱火,不就正是尼克斯的桃谷六仙壓制住了詹韋的發揮嗎? 林易第三戰那記關鍵續命三分,如果沒有隊友之前的給力,他又怎么能有做英雄的機會? 德安東尼和卡萊爾也在較量,兩人這輪系列賽就一直在斗法,除了大家都熟知的戰術外,一個小小的換人都有可能影響這場比賽的局勢。 林易再次單打馬里昂成功,而場邊的小牛主帥卡萊爾卻仿佛知道林易肯定能打進一般,淡定自若地注視著這場比賽。 4比3,林易在退防的時候,注意到了氣定神閑的卡萊爾。 這么輕松,真的好嗎? 林易的嘴角微微一揚,這輪總決賽,的確有意思。 每一場球都像是東決第三戰,一個不小心雙方就會萬劫不復。 林易甚至能夠感覺到,自己的血液在翻滾,這種緊張、刺激的感覺,能讓他一直保持著很高的專注度。 小牛的第二攻,奧卡福拉出來給基德擋拆,基不攻,這次攻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