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面對著林易隊來勢洶洶的“王子戰法”,“林易”陷入了沉思。 因為很了解林易,所以“林易”知道,這招看似沒有任何戰術含量的大招,其實充滿了戰術含量。 看上去這招是以外線的投手為核心。 但是實際上,這招只有在有林易的陣容里才能發光發亮。 因為可怕的速度可以確保林易第一時間沖進籃下,敏捷的身手能夠讓他有著超出一般中鋒的靈活度,可怕的柔韌性與彈速,還有那壯實的肌肉更是讓他在搶籃板的環節中占盡了優勢。 而且最關鍵的是這貨還有著瘋狂籃板手這一鉆石徽章,在預判上也比別人更強,所以說,想要破解“王子戰法”,就必須要解決全身心專注到籃板球領域中的林易。 在現實世界里,大多數球迷只看見了林易在得分端的表現,然而他們卻忘記了,哪怕不下水道,他也是NBA歷史上最強的籃板手。 在《灌籃高手》里有一句名言,叫做得籃板者得天下。 因為搶到進攻籃板,便等于增加己方進攻機會的同時減少對方的進攻機會。 說白了,想要解決林易,那還得“林易”出手才行。 可是“林易”卻不想這么干,因為他知道,其實林易使用‘王子戰法’的真正目的,就是把自己拉回內線去和他一打一。 兵對兵,將對將,王對王,把命運交給自己的隊友。 說起來,雖然自己這邊實力碾壓,但是其實有一點是完全比不了林易那邊的。 因為林易隊那邊已經在一起打過很多場比賽了,加上還有庫里和威少兩個在現實世界里和林易知根知底的隊友。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說06年世錦賽的那支美國男籃不強嗎? 但是因為戰術落后,陣容缺乏磨合,結果不也輸給了當時的希臘嗎? 而當時的那支希臘,很多球員都來自于同一家俱樂部,彼此之間在一起打了很長時間。 “林易”知道林易是戰術大師,所以他是不會給林易發揮自己戰術優勢的機會的。 而且‘王子戰法’既然是賭命戰術,那“林易”也很想看看,這次,他和林易誰的臉更白。 場上,“林易”隊進攻,來自“林易”的邪惡一穿三! 在先后過掉了林易和補防的麥迪后,面對籃下的青年鄧肯,“林易”選擇了讓鄧肯繼續做自己的背景板。 哐當! 66比76! 天王蓋地虎,小雞燉蘑菇! “林易”太強了....... 不過回頭來,林易這邊卻是和隊友們來了次正義三打一! 庫里外線三分出手不中,林易、鄧肯、麥迪聯手卡死了胖頭鯊和張伯倫,抓下籃板的林易繼續往外甩,這次是幼年科幾乎漂移在空中的后仰干拔三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