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學生不知。”馮紫英老老實實搖搖頭,。 “為漕糧而來。”柴恪眼中掠過一抹陰霾,嘆了一口氣:“京通二倉補倉甚慢,至今尚未補足七成,而湖廣糧價據說已經漲了起來,很快就會傳導到江南和京中,我很擔心啊。” 馮紫英心念急轉,柴恪是吏部左侍郎,卻如此關心戶部之事,那肯定情況是非常糟糕才會讓柴恪這般,忍不住問道:“可是京通二倉之外其他水次倉也有問題?” 柴恪目光望向馮紫英:“紫英,那你覺得你老家臨清水次倉可有問題?” 馮紫英遲疑了一下,要說哪個水次倉會沒有問題?這京通二倉是漕糧終點都有如此大的問題,作為中轉的水次倉豈會沒有問題?無外乎就是程度問題。 和京通二倉還有部分屬于順天府管轄不一樣,水次倉就完全是漕運管轄了,地方上是無權過問的,便是戶部雖然能過問,但是主管仍然是漕運總督和巡漕御史,也就是漕運衙門,戶部并不能直接管轄,只要漕運每年能保證運到京通二倉的糧食保質保量到位,那么其他事務都是漕運衙門管轄,戶部并無權直接插手。 “大人,是哪里的水次倉出問題了?”馮紫英心中一緊,本來就在為京通二倉的糧食補倉問題擔心,現在水次倉也出了問題,看這個樣子而且出的問題不小,否則柴恪這個吏部左侍郎本不該過問的,都如此著急,肯定事情很棘手。 “你覺得呢?”柴恪長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