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字卷 第八十三節 內憂外患-《數風流人物》
第(3/3)頁
韓爌點頭,“有孚兄所言不差,幾位閣老不會如此,只是皇上現在不省人事,幾位皇子那邊怎么做?讓壽王監國?”
如果不及時提出監國人選,那一旦義忠親王提出他要監國,朝廷這邊就被動了。
這朝中總還是有一些投機者會興風作浪,縱然葉方幾位不會如此,但是江南那幫人可不會善罷甘休,朝里也會有人遙相呼應,這是肯定的。
“可讓壽王監國,如果皇上醒來怎么辦?”王永光皺眉。
監國基本上就是太子了,這是舊例,非太子不監國。
但皇上顯然不太喜歡壽王,如果醒來之后又要撤銷壽王監國,只怕又要起風波,這也是內閣的一種否定和打擊。
見韓王二人話題一下子就扯到了讓誰監國去了,馮紫英頗為無語,現在是討論這個的時候么?
這幫文人真的是小看了義忠親王的決絕和膽魄了,真以為沒有推舉或者內閣不同意他就會放棄監國?
監國才不是他的主要目的,他是要弟終兄及,甚至弟不終,他也要及!
現在最緊迫的是一要控制住京中局面,二是要堅決阻擊宣府軍與京師之外,任何一條做不到,一切休矣!
前者義忠親王可以直接宣布自己監國,打朝廷一個措手不及,如果有足夠的人擁護支持,那就順理成章,即便沒有足夠支持,那也能形成一個僵局,等到后者,也就是牛繼宗大軍進入京師城,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即便朝中文臣們反對,那又如何?
前明朱棣最后何嘗需要朱允炆的朝臣們來認可自己?刀斧加頸,有幾個人能強項如方孝孺?
大軍臨城,齊泰、黃子澄、練子寧這些人不一樣身首異處,朱棣不一樣安坐皇位數十年,皇位改由太宗一脈延續?
“韓公,王公!”馮紫英忍不住加重語氣:“諸公勇氣骨氣,我欽佩有加,可現在的問題是一旦牛繼宗率大軍入京,義忠親王臨朝,朝中有幾個如諸公這般?南京那邊會不會振臂一呼,群起響應呢?到那時候,怎么辦?”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