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東番拓墾或者朝鮮大荒?”翁啟陽苦笑著搖頭:“顧先生,你認為南京這邊會信么?” “事在人為,東番那邊,大人會安排安福商人去疏通南京方面,他們在南京偽朝里邊有人,而且墾殖也進入了全盛期,大人也叮囑安福商人不妨先向南京偽朝輸誠,這樣一來應該問題不大。”顧登峰胸有成竹,“至于朝鮮方面,遼東方面會和朝鮮協調,以朝鮮方面發一份公函給南京偽朝,懇求糧食交易,多少不好說,但是能弄到多少算是多少,南京方面海上沒有水師,只要出了海,還不是我們說了算?” 見顧登峰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翁氏兄弟也知道這怕是不容商量了。 他們兩兄弟心都沉甸甸的,答應了做不到,那日后恐怕就難以交待了,可縱使翁氏人脈在江南這邊再深厚,可這關系到南京朝廷生存,肯定檢查封鎖只會越來越嚴,到時候未必能做得到啊。 “當然,大人也理解你們的難處,如果到最后真的難以滿足,那么你們也需要提前打招呼,避免我們這邊措手不及。”顧登峰也適時松了一口氣,讓一干人心里稍微一寬,如果真的逼得太緊,他們就真的要考慮這筆生意做得做不得了。 “另外,其實大人也給諸位出了一個主意。”顧登峰環視了眾人一眼,這才緩緩道:“兩廣和南洋都不缺糧食,日本也有糧食,但是運力不足,渠道不夠,所以如果諸公旗下的有船隊或者子弟愿意從事從兩廣、南洋運糧到北地,大人一樣會認可諸公的努力,……” 谷犫 翁氏兄弟都微微頜首,這個建議就要比自己從江南運糧前往北地好辦許多,在座眾人要么有自己的船隊,要么就是有長期合作的貨船,只要騰挪一部分出來,直接從兩廣運糧,甚至去日本運糧,那南京朝廷就管不到了。 就算是南京朝廷覺察到江南這邊的船只流失,那也說不上個什么,南北斷絕,船主們也要吃飯,自然要去兩廣謀生,誰能管得到? 唯一可虞的就是沿線靠岸的駐泊地要選好,畢竟從福建到浙江在南直這一線,免不了要靠岸補給,不過這種事情肯定是管不過來,尤其是福建水師還在福州和澎湖一線,至今南京方面都還沒有拿出態度,足以說明很多問題了。 “此事便說到這里,屆時肯定還會有許多臨時冒出來的各種意外和變故,馮大人安排我來和諸位聯絡,肯定少不了還要叨擾諸位。”顧登峰站起身來拱了拱手,“我也知道諸公現在肯定內心還有些忐忑不安,尤其是對當下朝廷和南京方面這樣對峙,未來的局面會如何走向,只怕也有很多問題,我便在這里一一做個解答,但凡我知曉的,絕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有些回答未必準確,畢竟許多事情的發展變化也不是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我只能就馮大人帶給我的這些消息來為諸位釋疑,……” 這是此番來的另外一個重頭戲。 如果不能讓這些江南商人們穩住心神,那么他們答應的條件也可能不兌現,或者說不到時間可能就要變卦,顧登峰來的目的就是要用自己這三寸不爛之舌來打消他們的擔心和疑慮。 不僅僅是這里,下一站的寧波和福州、漳州、泉州,都要如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