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年叛亂之后招安雖然已經過去幾年了,朝廷似乎也不再計較這些,但是劉東旸卻知道朝廷內部依然有不少人對此耿耿于懷,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當初兵變叛亂的原因是什么,也不想去知道背后更深層次的緣故,只是想把自己幾人釘死在恥辱臺上了。 如果不是馮唐的不計前嫌,他們這一次根本就沒有機會來中原以證明自己。 土文秀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知趣地閉口不言。 “文秀,此番是咱們證明自己的機會,這些湖匪的心態恐怕也和當初的我們差不多,牛繼宗大軍要南來,要打通運河,夏鎮是繞不過去的關鍵,從東面來,先要拿下滕縣,路況好,但問題就是東面我們控制著沛縣,解決不了這個威脅,他們拿下夏鎮也一樣不穩當;走西面,金鄉、魚臺都在他們手里,可以作為他們的后方依托,穩步南下,只要奪下沛縣,夏鎮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所以西面他們是不能放棄的。” 土文秀微微點頭:“所以他們只能走西路而來?” “西路肯定不可缺,但也許他們勇氣更大一些,東西兩路齊頭并進,這樣更保險,而且也許還能打一舉消滅咱們的主意呢?”劉東旸微微一笑。 二人正探討著,下邊一名士卒疾步沿著城墻樓梯跑步上來。 “大人,昭陽湖那邊的人來了。” “哦?誰帶來的??”劉東旸精神一振。 “是龍禁尉的人,另外好像還有幾位本地士紳,一起過來的。”士卒報告道。 “好,請他們稍等。”劉東旸一揮手,“文秀,走,見見去,這些湖匪都非等閑之輩,我正要和他們好好商量商量,怎么利用他們在湖里的機動優勢,看看能不能找到機會等到牛繼宗他們南下之后,在他們屁股上來一下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