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換一句話說,閣臣和正三品以上的官員基本上都是庶吉士出身,非庶吉士出身一般不能入閣,而能進入正三品序列的官員中非庶吉士出身的的不到三成,也就是說十個正三品官員中最多只有兩個是非庶吉士出身。 能夠參加大朝議的官員,除了都察院較為特殊,僉都御史是四品亦可參加外,其他都是正三品以上的官員。 “愷陽公這一趟戎馬千里,來往于四川湖廣奔波,操心國事,紫英登門拜望也是應當的?!瘪T紫英樂呵呵地道。 孫承宗字稚繩,號愷陽,北直保定高陽人,自幼就對軍事感興趣,曾經借著給地方官員做教習的時候沿著大同、宣府游歷,逐一探訪邊關要隘,察悉軍務,后來考中進士后更是多有機會研修軍事,并主動進入兵部,先后在武庫司和職方司任職,一路走到當下。 “行了,紫英,你也別在我面前裝了,你素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性子,我和你可沒那么深的交情,說吧,又有什么事兒?” 孫承宗和馮紫英雖然在私交上沒多少,但是他對馮紫英還是很欣賞的,此子在軍事上有著十分深遠的戰略見識,這一點便是朝中許多人都比不上的,只可惜走了文臣路,若是也效仿其父走武人路,絕對是一代雄杰之士。 “呵呵,還是愷陽公了解我,和愷陽公說話也不用繞圈子,爽快,紫英此番來就是因為北線戰事不利,想要來問一問愷陽公的想法,可有扭轉余地?”馮紫英正色道:“紫英雖然是地方官,但順天府地處京畿,牽一發而動全身,現在孫紹祖的兵鋒已經占據河間南部,再要北進,就要逼近順天府了,民心浮動,我也有些著急了。” 孫承宗沒想到馮紫英開門見山就問這事兒,示意馮紫英入座,等到仆人將茶送上來退下之后,方才沉吟著道:“蘇晟度把山西軍五萬人丟了,這北線很被動,令尊可否能抽出一二來援助北線?” “家父之事我不清楚,不過愷陽公應該知道他才突襲夏鎮,截斷漕運,目的愷陽公應該清楚才對。”馮紫英知道老爹的這一手圍點打援是瞞不過孫承宗這樣的軍略老手。 “唔,令尊想要在沛縣與牛繼宗一戰?”孫承宗捋須沉思,“是個好主意,但是北線這一敗,就讓令尊想法大打折扣了,牛繼宗未必有那么急切的心態了,穩步南下,對西北軍不利,少有挫折,亦可撤回金鄉、魚臺一線穩住戰線?!? “對,愷陽公,這也是我擔心的,現在孫紹祖和牛繼宗控制地盤比原來大了一倍,加之運河沿線本來就是山東最精華富庶的地區,他要咬一咬牙,逼一逼地方上,沒準兒就能不靠漕運,也能熬到明年,可西北軍如果沿著運河由南向北仰攻,牛繼宗反而可以以逸待勞,靠著運河沿線城池的防御來消耗,這個局面就可能會陷入纏戰,……” 孫承宗站起身來,在中廳里來回踱步。 馮紫英的擔心也是他擔心的,朝廷也一樣擔心會陷入這個局面。 西北軍雖然截斷了漕運,但是態勢并不算太好,沿著運河由南向北仰攻并不是一個好主意,宣府軍依托運河沿線城市固守,甚至可以以攻代守,很容易拖入僵持戰中去。 如果從西面的真定、廣平一線發起進攻,宣府軍又可以依托運河的運輸來回機動調動,集中優勢兵力來一戰,運河可以作為將大同軍和宣府軍各部連接成一個整體的重要紐帶,西北軍同樣占不到便宜。 關鍵是時間,這一仗如果變成僵持戰消耗戰,稍不注意就可能拖到年底,北地局勢可能會大變,朝廷承受不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