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和顧登峰就江南局勢進行了仔細的探討之后,馮紫英越發對未來充滿希望。 江南工商勢力仍然在膨脹,尤其是自己提出的開海之略對江南沿海影響很大。 一方面促成了海商群體的整合膨脹,并大膽地走向南洋、琉球、日本,甚至朝鮮,現在甚至和紅毛番也有了競爭架勢,這也說明了這個群體實力增長驚人。 另一方面,內貿商人一樣從海外貿易中獲益,從南洋、日本、琉球乃至西夷過來的商品也在源源不斷的進入大周內部,雖然從貿易總量上來說遠不及大周向外部輸出的茶葉、絲綢、瓷器、藥材、、鐵料鐵器、鹽、紙墨書籍這些大類物資那么多,但是從南洋、西夷和日本這些地方輸入的商品勝在種類繁多,一些商品的需求量也在急劇增大,比如香料。 這個時代的香料總的來說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歐洲人最需求的用于飲食中的香料,如胡椒、肉豆蔻、肉桂、丁香等,一類是大周漢人最喜歡的用于日常生活的香料,如乳香、龍涎香、龍腦香、沉香、檀香、蘇合香。 這兩類香料其實是完全不同的貨物,前者原來在大周境內的消費量原來并不算大,主要消費還是后一類,尤其是在南北士紳商賈群體中更是一種流行時尚,類似于現代社會的香水。 如果一個士紳出門身上都沒有佩戴兩塊香餅熏香,那無疑是會受人嘲笑的,同樣作為貴族仕女,日常生活中也是不能離了這類物資的,衣衫和閨閣中都需要這類物資。 不過現在大周境內對原本歐洲人需求最大的食用香料需求也在急劇增加。 這類香料在用于各種肉類飲食中會極大地產生各種更為舒適的口感,這很大程度得益于佛郎機人和紅毛番在廣州、佛山、寧波、漳州這些地方的大量出現,他們也在推廣這類食用香料在大周百姓中的使用方式,使得本地人也逐漸意識到的這類食用香料的妙用。 而像胡椒這類實用香料自宋以來就開始廣泛使用,只是如肉豆蔻、丁香、肉桂、小豆蔻這些食用香料在大周百姓中相對使用較少,尤其是北方,目前連京師城中也開始出現了食用香料的普及熱,馮紫英都不得不承認,似乎爆發在身邊的南北戰爭絲毫沒有影響到京中富人們的胃口。 內貿商人的潛在實力不可小覷,雖然他們頭面人物群體不及海商那樣龐大,但是其分銷體系下的小商人群體卻遍及整個南北城鎮鄉村,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一定程度上也能影響到民心民意。 如果南北戰事的迅速結束,使得市場局面迅速恢復正常,他們也能夠更順暢地從事他們的生意,這自然是他們所期盼的。 除了商人群體的勢力增長外,另外一個群體同樣也得益于開海之略,出現了蓬勃發展勢頭,那就是作坊主群體,或者說企業主群體。 以蘇州、杭州為主的絲綢產業原本就有相當根基,當開海之略推開之后,絲綢出口激增,刺激了這個產業發展更為迅猛,一大批新的士紳商賈涌入這個產業,加入了這個利潤豐厚的行業中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