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繼先也知道自己這話有點兒虛假,干笑了一聲又道:“可我這么做與南京就徹底撕破了連,馮自唐若是派兵來攻,我便得不到任何支援了。” 來使忍不住了:“陳大人,若是您這淮揚軍一味想要靠別人支援才能生存下去,那就不必再說了,就當總督大人的話是對牛彈琴吧,還驅虎吞狼,哪里來狼?揚州那點兒衛所兵,還是南京未成形的江南鎮?他們也敢稱之為狼?天大的笑話!” 來使話語中的鄙屑之意溢于言表,陳繼先臉色一沉,但是卻也不說話,繼續等候對方的說辭。 “陳大人應該明白,現在咱家總督大人手握西北軍十萬之眾,如果打垮宣府軍和大同軍,收復山東,以現在的形勢江南就潰滅在即,若是一舉滅掉江南,那咱家總督大人該何去何從呢?”來使悠悠問道。 養寇自重?陳繼先不是沒想到這一點,但馮唐敢這么肆無忌憚地說出來,顯然是不怕自己不接受,也不怕自己去告密。 “呵呵,馮自唐還真的是心思長遠啊。”陳繼先笑了起來。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總督大人也得對手下十萬將士負責,總不能這仗打完了,兄弟們犧牲無數,然后又被朝廷一腳踢回到西北去吃土喝風吧?”來使也不客氣,坦然道:“總督大人做不到,下邊的兄弟們也不會答應。” 陳繼先也知道西北軍這幫子土鱉是在西北苦得太久了,他很清楚在兵部保障的鄙視鏈中,永遠是優先保障遼東,然后才是薊鎮、宣府和京營,再其次才是大同和山西,最后才是三邊四鎮。 輪到三邊四鎮時,基本上都是殘湯剩羹了,而且即便是殘湯剩羹也一樣短缺,所以只能優先保障直面土默特人壓力的榆林鎮,而寧夏、甘肅和固原三鎮,那就真的是只能是苦中苦了。 馮唐顯然是把這一次東入中原當成了西北軍改變命運的機會,全數挑選的是寧夏、甘肅、固原三鎮的將士,而將榆林鎮基本完整的留在了西北,也難怪他手底下這幫人如此積極努力,侵掠如火,這是窮太久了,再也不想回到以往的生活中去了。 “你家總督大人就這么有信心解決山東戰事?如果我要北上重奪夏鎮,打通運河呢?”陳繼先不動聲色地問道。 “呵呵,這對陳大人有什么好處么?奪下夏鎮,暢通漕運,讓江南糧餉源源不斷送到宣府軍和大同軍手中,您能得到什么?得到南京偽朝對您的認可,然后撤掉江南鎮?或者把淮安、揚州劃給您,讓您管轄?”來使言辭如刀。 陳繼先也冷笑:“起碼可以維系當前局面,而這樣下去,朝廷又能支撐多久?” “大人有把握能奪回夏鎮么?”來使也不多言。 這種爭論沒個結果,朝廷能撐多久,誰也說不清楚,也許兩三個月就崩了,也許依然艱難,但是撐到明年也是這樣,這是一個充滿復雜變數的無解之謎,太多意外因素可能導致各種結果發生。 陳繼先不以為然:“淮揚鎮單獨可能有難度,但若是和宣府鎮南北夾擊,馮自唐覺得他能守得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