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五人基本上就是北線軍團的核心指揮層了。 山西鎮敗軍還在進行整訓,按照孫承宗的觀點,與其強行將一支失去了斗志士氣的軍隊推上戰場,其風險完全不可控,不如將其放在后方進行整編成為一支后備隊,用于補充即將上陣的四支主力部隊。 在孫承宗看來尤世祿的薊鎮軍是戰斗力最強的,堪當大任,另外西北軍在火器部隊上略微遜色,但戰斗意志最強,而賀虎臣和楊肇基部最年輕,銳氣十足,但是韌勁還欠缺,打順風仗可能十分擅長,遭遇挫折時的表現,還有待于觀察。 但無論如何這幾支軍隊都足以支撐起他在北線發起攻勢了。 孫承宗也隱約覺察到北線軍團似乎多少都和馮家有些瓜葛。 西北軍不說了,說馮家軍也不為過,薊鎮軍,總兵尤世功是馮唐一手舉薦提拔起來的,尤氏兄弟都是馮唐的嫡系,而賀楊二部則都和馮紫英有些牽扯,軍官不少來自遼東鎮,而士卒多是來自永平府民壯,成軍于三屯營之敗后,馮紫英在其中有著很深的印痕。 不過孫承宗不在乎這些,在他看來,手中軍隊能打仗就行,至于說軍中派系結黨,這也不是新鮮事兒,邊軍中早就有這種習氣,不足為奇,馮家是邊地武勛望族,浸淫邊鎮數十年,沒有點兒根基那才奇怪,不過這個時代可不是晚唐藩鎮割據的時候,不但有都察院御史們盯著,關鍵是后勤這一條就能勒死軍隊,否則邊鎮這些武夫們早就造反了。 收回千里鏡,孫承宗吁了一口氣。 賀楊二部的戰斗力令人滿意,這一段時間里他連續不斷地抽調西北軍和薊鎮軍各部進行實戰演練,就是為了最直觀最真實地掌握這幾部軍隊的實際戰力,這將做為他下一步部署決策北線戰事的基礎。 不實打實掌握了解這幾部軍隊的戰斗力,他不敢下這個決心。 朝廷已經再也經受不起一場失敗了,尤其是在陜西賊亂越演越烈之際,兵部仍然頂住壓力,沒有強逼他立即出兵山東,但他能感受到壓力。 “大人,怎么樣?”賀虎臣率先問道。 這位孫大人標準實在是太高了,各種方式來檢查戰備,而且還要通過實戰演練來映證,這擺明了是對自己和楊肇基部的不放心。 不過人家連薊鎮軍和西北軍也都一視同仁,賀虎臣也說不出個什么,而且馮大人也專門叮囑過,所以賀虎臣和楊肇基心里雖然有些不滿,但都還是堅決遵守規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