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繼先南下揚州了?"馮唐一邊看著兒子的來信,一邊好整以暇頭也不抬地問道. "嗯,終于出兵了,這廝磨磨蹭蹭,屬下給了很多暗示和提醒,都還是猶豫不決,深怕兩頭不討好,不過他也不看看現在的局面容得下他瞻前顧后前怕狼后怕虎么?"幕僚連連搖頭,"好在總還是聰明了一回,出兵速度倒是很快現在已經控至了淮安府,山陽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截止到最新消息,前鋒已經抵達了寶應,估計這會子差不多都在向高郵州進發了." "哎,有運河運輸優勢,的確是勢如破竹啊,你也別說陳繼先磨蹭了,起碼人家前期做的準備工作是足夠充分,幾乎把徐淮一帶的各類船只掃蕩一空,山陽那邊其實早就被他的人控至了,只不過明面上還在南京那邊控至下罷了,我都在想我們接管徐州之后,哪里來足夠的船只?" 馮唐對于陳繼先的行動還是滿意的.慢是慢了一點,但是人家做得足夠細致啊. 尤其是對淮安府的滲透可謂成功,從知府到各縣的知縣再到地方豪強士紳,這一年多的潛移默化,可謂功到自然成. 所以到真的行動時候,雷霆萬鈞,水到渠成. 可見這廝是對淮安和揚州早就覬覦兵著手準備了,并非自己的提醒才起了這個念頭,自己的支持不過是順水推舟助力一把罷了. 不過人家的說辭也沒錯,本來就是淮揚鎮總兵,淮安和揚州本來就是他的轄地,徐州不過是一個添頭. 雖然徐州地理位置重要,但是如何能與淮安和揚州比?尤其是揚州. 作為淮揚鎮總兵,他當然有權決定移鎮何處,移鎮揚州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特別是在這一年里南京基本上斷絕了給淮揚鎮的糧餉補給,他只能靠自己了. 所以連南京方面也只敢不痛不癢地指責了幾句,甚至怕罵得太厲害,激怒了對方,真的從揚州南下進兵金陵怎么辦. "大人無須擔心,只要解決掉了濟寧和徐州,整個運河北線基本上就全線貫通了,從京師和河間這些地方的船只就會源源不斷的南下,陳繼先擄掠的船只固然不少,但是比起整個運河上的船只來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無足掛齒,而且屬下相信陳繼先也不會那等不智,拿下了揚州和淮安,不正是該將其經營起來,成為其養兵的生財之道么?" 幕僚對這個情況倒是看得很清楚,陳繼先踏出了這一步,那么就在無法收回去,揚州肯定不是終點,即便是他想停步,己方也會逼迫他走下去. 對于己方來說,盡快解決盤踞在從東平州到濟寧這一線的大同軍和宣府軍才是最緊迫的事情,但是馮唐也意識到了情況嚴峻性的大同軍和宣府軍在東平州和濟寧州這一線終于開始拼命了. 如果丟失了這里,而南邊的陳繼先態度又是飄忽不定,他們不確定自己的命運是不是就會葬送在這里,所以打得十分頑強,遠勝于之前在山東北部的幾場戰事,讓馮唐都覺得棘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