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馮紫英剛到鄜州。 鄜州再往南,局勢就不太穩定了。 雖然邱子雄還在延川與王左桂和苗仁美周旋,暫時還沒有消息傳過來,但是緊隨而進的摧城營已經控制住了青澗,局勢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鄜州西南面是中部縣,也就是后世的黃陵縣,洛水、華池水、子午水、谷河、慈烏水五水匯聚之地為縣城,乃是兵家必爭之重地。 中部縣城還在官軍控制之下,但是除了縣城外,亂軍十分活躍,鄉間基本上都被亂軍控制,除了一些豪紳堡寨外,幾乎令不出縣城。 鄜州東南三十里就是洛川,鄜州正東方向八十里地就是宜君,加上中部往西南四十里的宜君,這幾個縣就是整個延安府亂軍勢力最強的地區。 只要能解決掉這幾個縣,延安府就算是光復了,而延安局面一穩定,西安府東部州縣的問題就要好解決得多。 鄜州知州文廷壽算是個可用之才,馮紫英雖然才來兩日,接觸了幾次,便能感覺得到。 民壯訓練有素,甲胄武器齊備,城防修繕完備,可以說鄜州維系現在較好的狀況,他功不可沒。 不過這個家伙有些太過強項,對地方豪強士紳嚴厲打壓,與上司潘汝楨關系也不睦,所以在鄜州已經干了五年知州,依然看不到升遷希望,一直到此番陜北大亂,才算是讓文廷壽看到一絲曙光。 看到馮紫英看完信后臉色微微有些難看,文廷壽便知趣地起身告辭,不過馮紫英還是壓下心中的煩躁和擔心,以手示意對方稍安勿躁。 「不急,廷壽,鄜州的事情還沒有談完呢,接著談。」馮紫英淡然一笑,把書信放入袖中,緩緩道「土豆、番薯和玉米種子所剩無幾,但是還是能夠供應一二百畝之地,所以廷壽你要安排人好生種植培育,你鄜州旱情在延安府里算是最好的了,五水匯入,這縣城周邊選一些山地好生侍弄,這一季下來,我要親自來察看情況。」 「大人放心,別的不敢說,但鄜州還是能找出一批善于侍弄農活兒的,就是不知道大人您帶來的這些種子中用不中用。「文廷壽笑著道「一二百畝地不算什么,但是花了偌大心思,卻沒干出個像樣的結果來,有損大人您的威望啊。」 「哼,你少在那里和我油嘴滑舌,徐大人試驗這么多年精心培育出來的,還能有差?」馮紫英擺擺手,「你只管做到位,其他不必操心,對了,你們鄜州民壯也有三千余人,我看訓練有素,這花銷怕是不小吧?」 「誰不說呢?」一說起這個,文廷壽就來了勁兒,「免勞役,飯管飽,還不好好訓練,說得過去么?」 「可是強行派捐,在士紳里邊可是引起了強烈反響啊。」馮紫英笑問。 「呵呵,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兒,既不出錢出糧,又想要求得安穩,大人您告訴我哪里找這種好辦法,我也學學。「文廷壽撇嘴道∶「找不到,在鄜州,就得按照我的辦法來,不出人可以,按照田產和宅邸鋪子數量來,有一算一,都得要給我出銀子出糧,否則我就只能把你當成與亂軍勾結來處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