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像都察院的這些御史們只要干上幾年御史之后外放,只要不是犯了錯誤,或者得罪了大佬,基本上都是直升三級,也就是正七品的御史出去任職,大多都是從五品起步,一些特別突出的,獲任正五品也不是不可能。 「下官熊建秋(陸明浩、常選德)見過巡撫大人。」進(jìn)來的三名胖瘦高矮不一的三名青袍官員,見到馮紫英之后,都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 大周官場固然要講輩份年齡,但像這種直接頂頭上司,加上又是庶吉士和翰林出身的士人,還是足以壓倒年齡輩分這些因素了。 「呵呵,三位免禮,我來之前汝俊公更專門叮囑我,陜西道是咱們都察院北地最重要的一道,皆為都察院里精英士人,……」馮紫英一邊笑著回了一禮,一邊延手示意三人入座。 熊建秋是其中為首者,另外二人居于從屬地位,雖然都是正七品,但是在都察院中依然要以資歷來作為主次地位的重要依據(jù)。 熊建秋大概三十出頭,馮紫英約摸記得此人是元熙三十九年進(jìn)士,而另外兩人一個是元熙四十二年的進(jìn)士,一個是永隆二年的進(jìn)士。 「大人此番歷經(jīng)波折才來西安,一路上怕是辛苦無比吧。」熊建秋是個矮胖子,一動身上就出汗,不過一張胖臉上眉甚是靈動,青袍的前胸后背都被汗水打顯了一大團(tuán)。 「也說不上多么辛苦,只要辛 苦有所獲,那就值得。」馮紫英笑了笑,「我原本也是想從老牛灣過河,又或者從潼關(guān)進(jìn)來,最后思前想后還是覺得不能走尋常路,既然要來陜西,就存著要好好看一看陜西最糟糕的真實(shí)局面,所以最后才選擇從吳堡渡河,也算是真切地見識了咱們陜西最難看的一面。」 三人都一時間不好回答,最難看的一面恐怕不僅僅是亂軍的囂張,可能就還要涉及到官員們的操行能力和現(xiàn)實(shí)表現(xiàn)了。 最后還是熊建秋接上話:「大人明鑒,察院這兩年對陜北三府也曾多次明察暗訪,也察悉一些問題,但是陜北三府地貧人窮,民風(fēng)刁悍,許多地方的官員受迫于地方士紳,受制于豪強(qiáng)之輩,做事畏首畏尾,才釀成這般禍端,………」 「建秋,這恐怕不是理由。」馮紫英看著矮胖子,「既不是官員們可以玩忽職守懈怠不前的局面,也不是我們都察院御史們聽之任之,甚至刻意忽視的理由,你說呢?」 -WAP..COM-到進(jìn)行查看 第(3/3)頁